[实用新型]椎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8404.5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1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马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30;A61L27/18;A61L27/16;A61L27/56;A61L2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文惠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器包括:第一多孔结构层,第一多孔结构层具有多个孔隙;第二多孔结构层,第二多孔结构层具有多个孔隙;实体结构层,实体结构层的一端与第一多孔结构层连接,实体结构层的另一端与第二多孔结构层连接;第一多孔结构层、第二多孔结构层以及实体结构层为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一体成型结构,实体结构层的弹性模量小于第一多孔结构层的弹性模量以及第二多孔结构层的弹性模量。该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在植入后与人体骨骼具有良好的融合性,能够减缓或避免相邻节段的椎间盘退变,保证远期疗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椎间盘既坚韧,又富弹性,当承受压力时被压缩,除去压力后又复原,具有弹性,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荡,也可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然而椎间盘的退行性疾病目前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椎间盘源引起的脊椎神经压迫也是临床颈肩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有针对椎间盘的处理方法有单纯突出椎间盘摘除术、椎间的融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等。但单纯突出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复发率高、椎间负荷减少致使关节突关节负荷增加易导致骨关节炎,远期疗效不满意。椎间通过植骨或椎间融合器达到骨性融合虽然对椎间盘源性疾病的短期疗效满意,但是融合性和弹性性能差,存在相邻节段的椎间盘退变加速,以及固定节段的僵硬,远期疗效也不令人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椎间融合器的融合性和弹性性能差,不能满足远期疗效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第一多孔结构层,第一多孔结构层具有多个孔隙;第二多孔结构层,第二多孔结构层具有多个孔隙;实体结构层,实体结构层的一端与第一多孔结构层连接,实体结构层的另一端与第二多孔结构层连接;第一多孔结构层、第二多孔结构层以及实体结构层均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实体结构层的弹性模量小于第一多孔结构层的弹性模量以及第二多孔结构层的弹性模量。
进一步地,第一多孔结构层的弹性模量为A,100Mpa≤A≤800Mpa;第二多孔结构层的弹性模量为B,100Mpa≤B≤800Mpa;实体结构层的弹性模量为C,10Mpa≤C≤100Mpa。
进一步地,第一多孔结构层由聚氨酯、聚乙烯醇凝胶或聚乳酸中的一种制成;第二多孔结构层由聚氨酯、聚乙烯醇凝胶或聚乳酸中的一种制成;实体结构层由聚氨酯、聚乙烯醇凝胶或聚乳酸中的一种制成。
进一步地,椎间融合器为通过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一体成型的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多孔结构层中的孔隙的尺寸为100微米至1000微米,第一多孔结构层的孔隙率为孔隙率均为40%至80%;和/或,第二多孔结构层中的孔隙的尺寸为100微米至1000 微米,第二多孔结构层的孔隙率为孔隙率均为40%至80%。
进一步地,第一多孔结构层为四面体或六面体网格结构;第二多孔结构层为四面体或六面体网格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多孔结构层通过等离子体注入技术对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和/或,第二多孔结构层通过等离子体注入技术对表面进行改性处理。
进一步地,椎间融合器为柱状结构,椎间融合器的高度为1mm至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8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形外科矫正器
- 下一篇:自动灭火装置及包含其的自动导引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