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给煤机落煤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9969.8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4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陶天峰;王凯;徐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谊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0 | 分类号: | B65G6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3831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机落煤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给煤机落煤管,包括进煤管,所述进煤管下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落煤管,所述进煤管与落煤管之间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为倒梯形,所述下料管在两个相对侧壁上均设有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与进煤管之间通过设置有下料管,并且下料管为倒梯形,下料管在进煤管与落煤管之间进行缩径,下料管内通过转轴与挡料板相连接,挡料板之间设有等于落煤管口面积的下料通道,当进煤管内部有积煤时,煤在自身重力下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使下料通道开口变大,从而对积煤形成一定阻隔作用,使落煤管管口不会出现大量积煤,同时清煤孔能及时有效的清理堵煤,防止床温过低停炉,并且能够进行添加散落煤,较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煤机落煤管,尤其涉及应用于锅炉给煤机落煤管。
背景技术
给煤机布置在原煤斗与磨煤机之间,在直吹式制粉系统中,给煤量直接与锅炉负荷相适应。给煤机类型多种多样,按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有容积式和重力式两种。
给煤机落煤管在应用与锅炉使用过程中,由于原有的落煤管孔径较小,且进煤管管径较大,进煤管与落煤管口直接连接,进煤管内部容易堆积大量的煤在落煤管口处,由于积煤量过多,导致下煤不通畅,同时人工通孔成本较高,并且添加散落的煤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煤机落煤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给煤机落煤管,包括进煤管,所述进煤管下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落煤管,所述进煤管与落煤管之间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为倒梯形,所述下料管在两个相对侧壁上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向下倾斜设置的挡料板相连接,所述挡料板与下料管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挡料板为“凹”字型,两块所述的挡料板在下料管内形成下料通道,所述下料管在落煤管上方设有相连通的清煤孔,且清煤孔朝下料管对称中心线一侧向下倾斜,所述清煤孔与下料管连接处为圆弧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进煤管容积大于下料管的容积,进煤管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通过活动轴连接有料门。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管与进煤管和落煤管连接处通过焊接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挡料板以下料管对称中心线为轴线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挡料板通过转轴和复位弹簧与下料管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通道最小开口面积等于落煤管管口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清煤孔与下料管对称中心线之间夹角为30-60°或120-1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落煤管通过与进煤管之间通过设置有下料管,并且下料管为倒梯形,下料管在进煤管与落煤管之间进行缩径,下料管内通过转轴与挡料板相连接,挡料板之间设有等于落煤管口面积的下料通道,当进煤管内部有积煤时,煤在自身重力下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使下料通道开口变大,从而对积煤形成一定阻隔作用,使落煤管管口不会出现大量积煤,同时清煤孔能及时有效的清理堵煤,防止床温过低停炉,并且能够进行添加散落煤,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挡料板分布示意图。
图中:1、进煤管,2、落煤管,3、下料管,4、转轴,5、挡料板,6、复位弹簧,7、下料通道,8、清煤孔,9、进料口,10、料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谊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谊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99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