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电偶接线片与温度补偿导线端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5004.0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6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夏赫蓬;刘万聪;刘婷婷;卢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H01R4/02;H01R11/12;H01R4/58;G01K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易通专利事务所 21116 | 代理人: | 邢慧清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偶 接线 温度 补偿 导线 端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电偶接线片与温度补偿导线端接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接线片与温度补偿导线连接不可靠、易发生脆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端接结构包括接线片和温度补偿导线,所述接线片包括接线片本体,所述接线片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压线端与接线端,在压线端上由上到下依次设有2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夹片和2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夹片。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弯折与抗拉脱能力,保证导线与接线片可靠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电偶接线片与温度补偿导线连接可靠性低,无法在高温与高振动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接线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电偶接线片与温度补偿导线端接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航空发动机上测温信号的传输,热电偶接线片与温度补偿导线的连接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此连接部位伸入到发动机内部排气口处,用于测量排气温度,使用环境十分恶劣。
目前国内热电偶接线片并无标准件,以往设计的接线片尾部或为筒状结构,用于焊接导线芯;或为夹片式结构,用于压接导线芯。针对300℃左右的高温环境,若采取焊接工艺,需要采用满足使用温度要求的焊接方式及焊料,在焊接过程中热影响区内的导线芯会变脆,易发生脆断,影响结构可靠性;若采取压接工艺,接线片根部无法承受多次弯折,易发生疲劳断裂,产品可靠性同样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领域能够确保温度补偿导线与热电偶接线片可靠连接的热电偶接线片与温度补偿导线端接结构,该结构耐环境性、机械性能良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电偶接线片与温度补偿导线端接结构,该端接结构包括接线片和温度补偿导线,所述接线片包括接线片本体,所述接线片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压线端与接线端,在压线端上由上到下依次设有2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夹片和2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夹片,2个第一夹片、2个第二夹片与接线片本体之间分别形成第一U型部和第二U型部,温度补偿导线包括导线芯、绝缘层和屏蔽层,所述绝缘层包覆在导线芯外周,屏蔽层包覆在绝缘层外周,所述导线芯前端伸出绝缘层并置于第一U型部内,2个第一夹片向内弯折将导线芯压紧,并且将导线芯与2个第一夹片采用BAg70CuZn银铅焊料焊接固定,绝缘层前端置于第二U型部内,且2个第二夹片向内弯折将绝缘层夹紧,屏蔽层前端置于第二U型部远离第一U型部一端的外侧,且在第二U型部末端与屏蔽层前端采用捆扎绳捆扎,在捆扎绳外涂有机硅绝缘漆粘合。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芯与2个第一夹片之间采用银钎焊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片本体、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均采用镍铬或镍硅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芯采用镍铬或镍硅材质制成,绝缘层采用聚四氟乙烯加玻璃纤维,屏蔽层由镀镍铜丝编织而成,捆扎绳为无碱玻璃纱绳。
进一步地,所述2个第一夹片向内弯折后的内侧相对应的两端面紧靠但不叠压,所述2个第二夹片向内弯折后的内侧相对应的两端面紧靠但不叠压。
进一步地,所述压线端为长条形状,且2个第二夹片的底端面与压线端的底端面相齐平,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之间具有空隙,第一夹片的内表面、第二夹片的内表面、压线端的上表面均设有锯齿状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为梨形板体,且接线端与压线端处于同一平面,且接线端上设有圆形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片为双夹片结构,第一夹片固定导线芯后进行焊接处理,第二夹片压接导线绝缘层。此结构可有效消除焊接时热影响区内导线芯脆性增大对于整体结构可靠性的影响,同时避免导线线芯直接被挤压的现象,受弯折力时可使线芯受力得到缓冲。且导线屏蔽层在接线片根部使用捆扎绳捆扎,外涂有机硅绝缘漆粘合。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弯折与抗拉脱能力,保证导线与接线片可靠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电偶接线片与温度补偿导线连接可靠性低,无法在高温与高振动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5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污水减排环保过滤装置
- 下一篇:适用于万能试验机的夹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