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高压防相变气液界面张力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4973.1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1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东;孙大龙;李钇池;徐莹;马昌林;张明迪;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2 | 分类号: | G01N13/02;G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马超前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高压 相变 界面 张力 测定 装置 | ||
高温高压防相变气液界面张力测定装置,包括悬滴室,其外侧设有加热保温套,内设有液体中间容器和气体中间容器,分别设有活塞,液体中间容器的顶部通过管线Ⅰ与悬滴室连通,该管线Ⅰ上设有微量泵,出口端连接悬滴管;液体中间容器底部连接有增压泵Ⅰ;气体中间容器顶部连接有增压泵Ⅱ,底部通过管线Ⅱ与悬滴室连通,设有恒压泵;在悬滴室的底部设有圆锥形凹槽,位于悬滴管的正下方;悬滴室的底部连接有放空管线和真空泵、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可视化窗口,外侧分别设有光源和摄像机,所述摄像机连接有图形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及时排出滴落的液滴,并同时补充压力损失,保持压力稳定,气体为单一组分,防止相变发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液表面张力测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高压防相变气液界面张力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部分的原油逐渐被采出,但由于地层条件、流体性质等的复杂性,针对油田的开发方式也逐渐由最初的注水开发、衰竭式开发发展到了如今的注气驱替、聚合物驱油等。当下注气提高原油采收率是利用气体注入油藏降低甚至消除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以期实现气体与原油的混相,在保证充分的波及效率前提下,大幅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因此要实现气体与原油的混相,就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和实验仪器对其界面张力进行精确的测定,如何精确有效的对油气界面张力进行测定就成为一个难题。
目前,测定油气界面张力的方法主要包括有:(1)滴体积(滴重)法、(2)最大泡环法、(3)毛细管上升法、(5)吊片法、(6)悬滴法等。其中采用较多的为悬滴法。该方法借助于高温高压油气界面张力仪,将气体充入悬滴室内,待整个系统温度压力达到设定值时,从悬滴室顶部的悬滴管缓慢注入原油,同时通过悬滴室两侧的观测窗口对悬滴形状进行观测和摄像,最后通过计算机处理系统获取实验的界面张力值。
采用传统油气界面张力仪测定油气的界面张力,只需在设置的温度和压力下注入原油,进行悬滴形状的观测和摄像,通过计算机处理获取油气界面张力。因此该操作具备简单,易于观测的特点。但在实验测定过程中发现,由于悬滴管中悬滴的滴落,导致较少的液体暴露于大量的气体中,当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发生变化时,原油中的较轻部分的组分就会挥发至高温高压悬滴室中,导致气液出现相变过程,悬滴室中出现雾化现象。同时挥发的轻组分进入悬滴室中会导致悬滴室中的气体组分发生变化,使得实验过程中的气体不在为单一组分的纯气体,影响实验过程中悬滴的继续观测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传统的油气界面张力仪在测定油气界面张力过程中,存在相变过程的发生,导致实验结果失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测定油气界面张力的仪器和方法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高压防相变气液界面张力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可以准确的对高温高压下的油气界面张力进行测定,并且可以有效防止相变过程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高温高压防相变气液界面张力测定装置,包括耐高温高压的储容式悬滴室,在悬滴室外侧设有加热保温套,在悬滴室内设有液体中间容器和气体中间容器,所述液体中间容器和气体中间容器内分别设有活塞Ⅰ和活塞Ⅱ,液体中间容器的顶部通过管线Ⅰ与悬滴室连通,该管线Ⅰ先向上穿出悬滴室的顶部、再向下穿入悬滴室的顶部,且在管线Ⅰ上分别设有微量泵、压力表Ⅰ,在管线Ⅰ的出口端连接有形成悬滴形状的悬滴管;在液体中间容器的底部通过管线连接有增压泵Ⅰ;在气体中间容器的顶部通过管线连接有增压泵Ⅱ,在气体中间容器的底部通过管线Ⅱ与悬滴室连通,该管线Ⅱ先向下穿出悬滴室的底部、再向上穿入悬滴室的底部,且在管线Ⅱ上分别设有恒压泵、压力表Ⅱ;在悬滴室的底部设有贯穿悬滴室的圆锥形凹槽,该圆锥形凹槽位于悬滴管的正下方,在圆锥形凹槽的下方连接有中间容器;在悬滴室的底部还通过管线分别连接有放空管线和真空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49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