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米粉干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8110.6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0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肖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丰和粮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5/00;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马晓静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米粉 干燥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米粉干燥设备,传送电机与支撑架连接,传送电机通过传动轴与传送带驱动连接;烘干室相对应的两侧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支撑架和传送带穿过进料口和出料口并部分收容于烘干室中,烘干室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烘干室于排气口的部分设置有排气阀,烘干室于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设置有电动门。煮水腔与蒸汽腔连通,蒸汽腔与蒸汽管的输入端连通,蒸汽管的输出端与烘干室的底部连通。吹风机的输出端与电热箱的输入端连通,电热箱的输出端与热风管的输入端连通,热风管的输出端与蒸汽管的输出端连通,电热箱中设置有若干电热丝。蒸汽管和热风管上均设置有管道阀门。上述米粉干燥设备一次性干燥的米粉多、干燥的时间短、干燥的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米粉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米粉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米粉干燥是米粉加工流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米粉干燥对干燥技术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在对米粉干燥的步骤如果干燥不充分,得到的米粉会由于水分过多而不利于保存。如果干燥的程度过深,米粉可能会产生焦味,严重影响米粉的口感。随着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断探索,人们发现用含水蒸汽的高温空气来干燥米粉的效果最好。空气在低温时可以收容的水蒸汽比较低,空气在高温下可以收容的水蒸汽显著提高。利用这个原理,人们开始广泛使用含水蒸汽的高温空气来干燥米粉。
市面上出现了多种米粉干燥的装置,米粉干燥设备的原理基本相同。但是,传统的米粉干燥设备一次性干燥的米粉少、干燥的时间长、干燥的效率低下、不利于米粉的工业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米粉干燥设备一次性干燥的米粉少、干燥的时间长、干燥的效率低下、不利于米粉的工业化生产的问题,提供一种米粉干燥设备。
一种米粉干燥设备,该米粉干燥设备包括:烘干机构、蒸汽输送机构以及加热机构。
所述烘干机构包括传送组件和烘干室;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电机、传动轴、传送带以及支撑架;所述传送电机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传送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传送带驱动连接;所述烘干室相对应的两侧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支撑架和所述传送带穿过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并部分收容于所述烘干室中,所述烘干室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烘干室于所述排气口的部分设置有排气阀,所述烘干室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均设置有电动门。
所述蒸汽输送机构包括蒸汽炉和蒸汽管,所述蒸汽炉开设有燃烧腔、煮水腔以及蒸汽腔,所述煮水腔与所述蒸汽腔连通,所述蒸汽腔与所述蒸汽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蒸汽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烘干室的底部连通。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吹风机、电热箱以及热风管,所述吹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热箱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电热箱的输出端与所述热风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热风管的输出端与所述蒸汽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电热箱中设置有若干电热丝。
所述蒸汽管和所述热风管上均设置有管道阀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两个传送电机和两个传动轴,两个传送电机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端,每一传送电机通过一传动轴与所述传送带驱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若干支撑轴,所述若干支撑轴设置在两个传送电机之间,所述支撑轴与所述支撑架的两边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干支撑轴均匀设置于两个传送电机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干机构还包括抽气机,所述抽气机的输入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抽气机的输出端与外界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干机构还包括抽湿机,所述抽湿机的输入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抽湿机的输出端与外界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干机构还包括刮板,所述刮板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穿过所述出料口部分的下方,所述刮板的一端与所述烘干室的外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送带相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丰和粮食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丰和粮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81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