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连廊液压整体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6750.2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0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昌;龙云;王永一;岑雨桥;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5/00 | 分类号: | B66C25/00;B66C13/08;B66C13/16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101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液压 整体 提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连廊液压整体提升装置,通过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所述钢绞线通过所述转轮进行收放,所述转轮通过所述第一液压泵在所述滑轨上进行移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转轮对所述钢绞线的收缩量,并控制所述转轮在所述滑轨上进行滑动的距离,所述钢绞线的另一端与钢结构连廊固定连接,当所述钢绞线通过所述转轮对钢结构连廊进行垂直提升,但水平位置出现偏差,无法安装到位,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转轮在所述滑轨上移动,带动所述钢绞线水平移动,进而带动钢结构连廊水平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施工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连廊液压整体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钢结构建筑因其施工工期短和成型度高受到开发商的青睐,又因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可回收,减少了建筑垃圾的堆放和处理的问题,但钢结构建筑的部件安装精度要求高,传统的机械吊装困难,尤其是钢结构连廊的整体安装,现有的装置只能先确定垂直吊装点,然后将吊装装置的吊装点与钢结构连廊的吊装点设置在固定的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上,稍有偏差,就不能准确安装,只能重新检查吊装点,如此大大增加施工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连廊液压整体提升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提升装置只能进行垂直方向的提升,无法直接在提升过程中改变水平位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钢结构连廊液压整体提升装置,包括支架、滑动组件和控制器,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架的上方,远离地面位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滑动组件电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架的表面,靠近地面位置;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转轮、钢绞线和第一液压泵,所述滑轨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所述转轮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滑轨的内侧;所述钢绞线与所述转轮转动连接,并缠绕所述转轮一周,位于所述转轮的表面;所述第一液压泵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滑轨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还靠近所述滑轨。
其中,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液压泵和伸缩臂,所述第二液压泵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架的侧壁;所述伸缩臂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液压泵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架的侧壁,靠近所述第二液压泵,还伸出所述支架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支架的方向。
其中,所述滑轨与所述支架的连接面平行于水平面。
其中,所述支架还包括液压泵站,所述液压泵站通过导管与所述第一液压泵和所述第二液压泵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架的底部,靠近所述控制器。
其中,所述转轮包括外罩,所述外罩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并与所述转轮转动连接,且与所述转轮套合。
其中,所述转轮还包括限位器,所述限位器与所述外罩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转轮卡合,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还位于外套的侧壁,靠近所述转轮。
其中,所述钢绞线包括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钢绞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钢绞线的端部,且远离所述转轮,位于所述钢绞线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与位于所述外罩的侧壁,并朝向所述转轮的方向;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位于所述伸缩臂的表面;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伸缩臂包括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与所述伸缩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伸缩臂的表面,且远离所述第二液压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67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印刷MES系统终端工控机
- 下一篇:自行车臂垫的转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