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水防臭地漏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3276.5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2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同发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 |
代理公司: | 50211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代春 |
地址: | 4043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浮球 台阶沉孔 地漏 地漏盖 排水孔 锥面 本实用新型 大端 竖直向下延伸 防臭地漏 防臭效果 制造成本 漏水孔 台阶孔 直径差 孔口 无水 密封 平行 接纳 支撑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水防臭地漏,包括地漏基座和地漏盖,地漏盖上设有漏水孔,地漏基座内设有空心浮球,空心浮球直径大于地漏基座的排水孔直径;所述地漏基座中部竖直向下延伸形成有接纳空心浮球的台阶沉孔,该台阶沉孔孔底与地漏基座的面板平行,台阶沉孔直径大于空心浮球直径,且空心浮球与台阶沉孔之间的直径差为空心浮球直径的1/4~1/3倍;台阶孔孔口与面板之间形成有锥面,锥面大端形成对所述地漏盖的支撑;所述排水孔形成在台阶沉孔孔底中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空心浮球能可靠下落并对排水孔形成密封,其防臭效果好,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臭地漏,特别涉及一种无水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用于防止地面积水的建筑物排水构件,在房屋建设和装修中普遍使用。防臭地漏是通过在地漏上设置防臭结构对下水腐臭气体进行封堵的方式实现的。现有防臭地漏包括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地漏中存留水对地漏盖的反扣盖形成密封,但这种结构的地漏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地漏中存水的蒸发散失,其密封防臭作用相应消失。二是通过空心浮球密封方式实现,当地漏中积水排净时,空心浮球下落到地漏底部对地漏排水口形成封堵,达到防臭的目的。但现有地漏的空心浮球存在容易粘附在地漏内壁上的隐患,而不能下落至排水孔口对孔口封堵。为此,本申请人曾于2015年6月24日申请了一种无水防臭地漏,申请号为CN201520438506.0,该申请于2015年10月28日获得了专利权。尽管该专利的空心浮球能够改善粘附情况,但效果不甚明显,且受空心浮球材料限制,其耐酸性较差,容易被腐蚀,导致密封效果,设置导致下水管堵塞。为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浮球容易粘附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水防臭地漏,该无水防臭地漏通过将地漏基座中部设置呈中部台阶孔和导流锥面相结合的结构,并通过台阶孔形成对浮球活动范围的控制,使空心浮球与排水孔孔口形成线接触的密封结构,从而消除空心浮球与地漏基座粘附隐患,达到密封防臭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水防臭地漏,包括地漏基座和地漏盖,地漏盖上设有漏水孔,地漏基座内设有空心浮球,空心浮球直径大于地漏基座的排水孔直径;所述地漏基座中部竖直向下延伸形成有接纳空心浮球的台阶沉孔,该台阶沉孔孔底与地漏基座的面板平行,台阶沉孔直径大于空心浮球直径,且空心浮球与台阶沉孔之间的直径差为空心浮球直径的1/4~1/3倍;台阶孔孔口与面板之间形成有锥面,锥面大端形成对所述地漏盖的支撑;所述排水孔形成在台阶沉孔孔底中部。
采用上述方案的无水防臭地漏,无水防臭地漏通过将地漏基座中部设置呈中部台阶孔,该沉台孔孔壁形成对浮球水平活动范围的限制,减小活动范围,进而降低和减少与基座其他部分粘附的机率;通过锥面的设置,使浮球不能停留在锥面上,确保浮球在水位较低的情形下,能够可靠的落入台阶孔内;在污水排干后,空心浮球依靠重力作用自动与排水孔孔口形成线接触的密封结构,从而消除空心浮球与地漏基座粘附隐患,达到密封防臭的目的。其中空心浮球也可采用实体结构,无论采用哪种结构,空心浮球整体比重小于被排污水比重。
优选的,所述空心浮球由两个半球壳组合形成。以降低制造难度,提高制造方便性,降低制造成本。
优选的,所述空心浮球由工程塑料或不锈钢制成。以通过现有技术的制造手段加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采用不锈钢制造时,可通过焊接方式将两个半球壳焊接为一体;采用工程塑料也可先注塑成两个半球壳,然后,通过塑料熔焊为一体,也可通过密封扣合的方式,将两个半球壳合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锥面的锥角为135°~165°。合理的锥面角度选择可确保污水能够快速集中到沉孔内,并确保浮球不粘附在锥面上,导致密封失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空心浮球能可靠下落并对排水孔形成密封,其防臭效果好,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同发,未经刘同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32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支路雨水收集排放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市政排水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