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钢球用下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7079.1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9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虹;尤伟杰;叶铭月;吴梦春;何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驰云和钢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43/08 | 分类号: | F16C43/08 |
代理公司: | 33260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瑜 |
地址: | 3236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按钮 锥形齿轮 固定焊接 连接杆 转轴 本实用新型 电机 预留孔 底端 钢球 落下 转盘 啮合 电动液压推杆 传送带 表面固定 操作程序 操作装置 固定壳体 流动腔室 生产效率 轴承钢球 锥形结构 齿轮 套接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钢球用下球装置,包括电机、传送带、电动液压推杆、第一控制按钮和第二控制按钮,所述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所述电机的底端与转轴的顶端固定焊接,且转轴的表面固定焊接有第二齿轮,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右侧固定焊接有转盘,且转盘的右侧顶端固定焊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连接杆。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预留孔和第二预留孔使落下的钢球数量准确,通过流动腔室的锥形结构便于钢球依次落下,通过第一控制按钮和第二控制按钮能够操作装置整体运行,结构简单,操作程序少,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钢球用下球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轴承装配过程中,需要将内圈和外圈按需要进行选配,然后将内圈装配入外圈内,再将轴承滚珠放到轴承内圈、外圈之间,现有的方法是把钢球放入内、外圈沟道时需将内圈相对外圈偏心并保持定位,再令外圈产生轻微变形,使钢球有足够的空间放入内、外圈之间,当钢球全部进入内、外圈偏心所产生的月牙形空间后,通过拨销杆将内外圈恢复同心状态,钢球进入沟道,与内、外圈合为一体,达到合套。
目前现有的轴承下球装置下球易发生堵塞,同时下球装置难以保证下球的准确数量,存在下球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传统的下球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程序非常多,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钢球用下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下球装置多采用人工控制和下球装置操作程序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钢球用下球装置,包括电机、传送带、电动液压推杆、第一控制按钮和第二控制按钮,所述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所述电机的底端与转轴的顶端固定焊接,且转轴的表面固定焊接有第二齿轮,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右侧固定焊接有转盘,且转盘的右侧顶端固定焊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固定焊接有第二固定盘,所述第二固定盘的底端均匀固定有分球杆,所述固定壳体的右侧顶端固定有钢球放置箱,且钢球放置箱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的背部均匀设置有第一预留孔,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分别安装在第一固定盘和流动腔室的内部,所述第一齿轮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二预留孔,所述流动腔室的底端与流动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流动管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顶端右侧固定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固定有弹簧,且弹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左侧连接有外圈,且外圈的内部左侧连接有内圈,所述内圈的内部套接有固定杆,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底端,所述外圈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电动液压推杆的右侧与第二挡板的左侧固定焊接,所述第一控制按钮固定安装在固定壳体的左侧,所述第二控制按钮固定安装在固定壳体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留孔与第二预留孔的数量相同,且第一预留孔与第二预留孔的位置相对应分布。
优选的,所述流动腔室为圆锥形结构,且流动腔室的顶端直径大小与第一齿轮的直径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分球杆设置有八组,且分球杆底端为右低左高的斜面结构,所述分球杆从右到左的高度依次变短。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且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按钮通过导线与电动液压推杆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按钮通过导线与电机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轴承钢球用下球装置设置有第一固定盘和第一齿轮,第一预留孔和第二预留孔的固定数量使落下的钢球数量准确,通过流动腔室的锥形结构便于钢球依次落下,钢球不易发生堵塞,通过第一控制按钮和第二控制按钮能够操作装置整体运行,结构简单,操作程序少,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驰云和钢球有限公司,未经环驰云和钢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70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硬质合金滑动轴承
- 下一篇:一种高效稳定的联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