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透水坝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5889.6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8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峥;许雯佳;许亮;陈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2 | 分类号: | E02B7/02;C02F9/14;C02F1/30;C02F101/20;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潘志渊 |
地址: | 2144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透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流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生态透水坝,包括坝基,坝基上设有由第一坝体和一对第二坝体组成的坝体,第一坝体内腔中填充焦炭、顶部覆设石墨烯光催化网,第二坝体高于石墨烯光催化网,且通过第一分隔墙与第一坝体相连,第二坝体具有迎水坡面,第二坝体上设有若干防水日光灯、内腔中竖直设有第二分隔墙,第一、第二分隔墙共同连接第三分隔墙,第二坝体内腔中由第一、第二、第三分隔墙和底部共同围成的区域为填充火山石的第二过滤区,其余区域为填充石墨烯光催化石的第一过滤区,迎水坡面、第一、第二坝体的顶部和内腔壁、第一、第二、第三分隔墙上均均匀开设第一透水孔。本实用新型解决如何对河流水质进行有效净化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流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生态透水坝。
背景技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特别是河流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以及农田过度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使河流水质严重恶化。河流作为地表水的主要通道、水文循环的自然通道,是各种水生生物生存的自然空间,河流水质严重恶化导致河流中的动植物失去了原有的生息空间,生存环境恶化,使原本丰富的河流生物多样性锐减,很多物种消失,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因此,需要用生态透水坝对河流的水质进行净化,从而使河流生态系统恢复。
现有的生态透水坝由砾石、卵石等天然材料堆砌成坝体和坝基组成,通过砾石以及卵石的空隙形成微生境来分解污染物,这种结构不仅不能完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净化效果差,而且容易出现坝体淤堵的问题,造成净化功能丧失。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生态透水坝,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河流水质进行有效净化,从而使河流生态系统恢复。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生态透水坝,包括坝基,所述坝基上设有坝体,所述坝体由第一坝体和一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坝体两侧的第二坝体组成,所述第一坝体与所述第二坝体均具有中空的内腔,所述第一坝体的顶部覆设有石墨烯光催化网、内腔中填充有焦炭,所述第二坝体高于所述石墨烯光催化网,且通过第一分隔墙与所述第一坝体相连,所述第二坝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分隔墙相对的迎水坡面,所述第二坝体上设有若干防水日光灯,所述第二坝体的内腔中竖直设有与其内壁相贴合的第二分隔墙,所述第一分隔墙与所述第二分隔墙共同连接有第三分隔墙,所述第三分隔墙高于所述石墨烯光催化网,所述第二坝体的内腔中由所述第一分隔墙、所述第二分隔墙、所述第三分隔墙和所述第二坝体的底部共同围成的区域为第二过滤区,其余区域为第一过滤区,所述第一过滤区内填充有石墨烯光催化石,所述第二过滤区内填充有火山石,所述迎水坡面、所述第一坝体的顶部和内腔壁、所述第二坝体的顶部和内腔壁、所述第一分隔墙、所述第二分隔墙和所述第三分隔墙上分别均匀开设有第一透水孔。
所述第一透水孔的孔径为10mm-30mm。
所述石墨烯光催化石的粒径为45mm-65mm。
所述火山石的粒径为15mm-35mm。
所述第一坝体的内腔中竖向设有若干与其内壁相贴合的第四分隔墙,所述第四分隔墙上均匀开设有第二透水孔。
还包括第四分隔板,所述第四分隔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坝体的内腔中。
所述石墨烯光催化石和所述火山石分别装入可拆卸网箱内。
所述迎水坡面的坡度为55度-6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5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于贮藏的大米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肝胆外科用回收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