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泵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2353.8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8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超;张瑞台;祝建军;张捷;国德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64;F24F11/41;F24F11/65;F24F11/61;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马艳丽;宋宝库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热泵空调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热泵空调系统的热源塔的除霜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热泵空调系统包括除霜回路、主回路和换热回路;除霜回路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热源塔、加热机构和第一输送机构;当热泵空调系统处于除霜模式时,第一输送机构用于使除霜回路内的冷媒循环流动,加热机构用于对除霜回路内的冷媒进行加热,从而以加热的方式对热源塔进行除霜。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机构对除霜回路内循环流动的冷媒进行加热,提高了对除霜回路内的冷媒的加热效率,进而提高了热源塔的除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热泵空调系统作为一种能够调节室内环境温度的系统,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制冷剂在循环管路之间通过高压/低压/气态/液态的状态转换来使得室内环境温度降低或者升高,即从室内机的角度来看,热泵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或者制热模式。在制热模式下,热泵空调系统利用热源塔直接采集室外低品位热量,利用冰点低于0℃的载体介质(防冻液),从相对湿度较高的低温空气中提取能量进行供热,为热泵空调系统提供稳定的热量来源。但是,热源塔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结霜现象,热源塔结霜会导致制冷系统的性能下降,从而影响热泵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降低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在热泵空调系统处于制热工况的情形下,需要对热源塔进行及时而有效的除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热源塔包括加热机构、连通管和热交换器,加热机构通过连通管和热交换器连通,当热交换器出现结霜现象时,通过加热机构将热交换器内的冷媒加热,以加热的方式将换热壁上的结霜除去。但是,加热机构通过连通管与热交换器单向连通,从而导致热交换器内的冷媒受热不均匀,无法在短时间内将热交换器内的冷媒全部加热至预设温度阈值,从而无法在短时间内将热交换器上的霜除去,降低了除霜效率,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热泵空调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热泵空调系统的热源塔的除霜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泵空调系统,该热泵空调系统包括除霜回路、主回路和换热回路;除霜回路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热源塔、加热机构和第一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和加热机构设置为:当热泵空调系统处于除霜模式时,第一输送机构用于使除霜回路内的冷媒循环流动,加热机构用于对除霜回路内的冷媒进行加热,从而以加热的方式对热源塔进行除霜;主回路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和节流机构,节流机构用于使从室外换热器流向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或者从室内换热器流向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流向压缩机;换热回路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第二输送机构、室外换热器和热源塔,第二输送机构和室外换热器设置为:当热泵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二输送机构用于使换热回路内的冷媒循环流动,室外换热器用于使换热回路内的冷媒与主回路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
在上述热泵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除霜回路还包括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第一电动阀连接在第一输送机构的出口端和热源塔的进口端之间,第二电动阀连接在热源塔的出口端和加热机构的进口端之间;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设置为:当热泵空调系统处于除霜模式时,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处于打开状态;当热泵空调系统处于非除霜模式时,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处于关闭状态。
在上述热泵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热源塔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热交换器以及风机,风机用于为热交换器提供换热气流。
在上述热泵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热源塔还包括安装于外壳上的风压开关,风压开关用于根据热交换器的进出风压差来选择性地开启除霜回路。
在上述热泵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室外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形成热交换腔室;第一换热管路,第一换热管路设置在热交换腔室内,第二输送机构通过第一换热管路与热源塔连接;第二换热管路,第二换热管路设置在热交换腔室内,节流机构通过第二换热管路与压缩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23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