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菜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1115.3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3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戴仁杰;戴嘉贤;毛诗云;张跃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万善美耐皿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02 | 分类号: | A47G19/02 |
代理公司: | 11504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碗身 圈足 投影轮廓 本实用新型 封闭图形 无规则 碗口 竖直 釉层 立体感 防滑作用 结构配合 内外表面 视觉效果 同一水平 一体成型 波浪线 叶脉状 顶边 素胚 凸起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包菜碗,包括碗身,圈足;碗身为包菜型,碗身的内外表面具有包菜叶脉状凸起;圈足位于碗身下方与碗身一体成型,圈足的底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碗身的外表面和圈足的外表面都具有釉层。所述碗身的碗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轮廓为无规则曲线围绕的封闭图形。所述碗身的碗口顶边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轮廓为首尾相连的两条波浪线。所述圈足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轮廓为无规则曲线围绕的封闭图形。本实用新型直接制造带有立体感的的素胚,结构配合釉层能增强视觉效果,还能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菜碗。
背景技术
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一般用途是盛装食物。中国人大多喜爱用碗作为饮食工具,碗,谐音“挽”字,意为挽留之意,也可作为一种伴手礼,象征寓意较好。在绿色饮食观念的影响下,带有绿色蔬菜纹理的碗更符合相应受众喜爱,作为日常使用或用于过节送礼。
而现有碗的纹理靠上釉实现,缺少真实的立体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包菜碗,包括碗身,圈足;碗身为包菜型,碗身的内外表面具有包菜叶脉状凸起;圈足位于碗身下方与碗身一体成型,圈足的底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碗身的外表面和圈足的外表面都具有釉层。
优选地,所述碗身的碗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轮廓为无规则曲线围绕的封闭图形。
优选地,所述碗身的碗口顶边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轮廓为首尾相连的两条波浪线。
优选地,所述圈足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轮廓为无规则曲线围绕的封闭图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直接制造带有立体感的的素胚,结构配合釉层能增强视觉效果,还能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能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菜碗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菜碗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碗身1;圈足2;包菜根茎状凸起3;釉层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包菜碗,包括碗身1,圈足2;碗身1为包菜型,碗身1的内外表面具有包菜叶脉状凸起3;圈足2位于碗身1下方与碗身1一体成型,圈足2的底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碗身1的外表面和圈足2的外表面都具有釉层4。
所述碗身1的碗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轮廓为无规则曲线围绕的封闭图形。
所述碗身1的碗口顶边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轮廓为首尾相连的两条波浪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万善美耐皿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万善美耐皿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1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应带
- 下一篇:一种便于滤水的陶瓷水果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