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埋地用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管翻边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2812.1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9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国;蔡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7/00 | 分类号: | B29C57/00;B29C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边模具 工作平台 操控箱 电热丝 聚乙烯 温度调节旋钮 中空壁缠绕管 警报器 本实用新型 定时旋钮 伸缩气缸 显示屏 导热性 内置温度传感器 连接安装板 电源开关 定时加热 缓慢降温 螺旋设计 受热均匀 一端设置 控温 铝制 埋地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埋地用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管翻边模具,包括机架、工作平台、V型垫块和V型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所述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操控箱,所述操控箱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温度调节旋钮,所述温度调节旋钮的一侧设置有定时旋钮,所述定时旋钮的下方设置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的一侧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操控箱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安装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热丝加热,螺旋设计的电热丝确保翻边模具受热均匀,铝制的翻边模具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电热丝定时加热、缓慢降温的方式,有效的改善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管塑性,内置温度传感器可以进行精准控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乙烯管翻边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埋地用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管翻边模具。
背景技术
埋地排水用聚乙烯结构壁管主要有双壁波纹管和缠绕管两类。PE中空壁缠绕管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添加1.5-2%的色母料,通过两台单螺杆挤出机(一台是机方管,一台是挤PE粘合料)挤到成型内模上,将方管缠绕到内模上(内模为转动的),两道方管之间再挤上PE料将两道方管熔合起来,外加滚轮将熔合料压平,再通过喷水冷却,切割成管。其优点是管径大,可生产直径达3000mm的管材,耐腐蚀、不结垢,寿命长达50年,生产设备投入小。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管之间连接时通常需要将端头位置进行翻边处理,目前通常采用氧——乙炔焰加热胎具,用半导体外表式温度计检测胎具的温度,温度控制在260℃-280℃之间,翻边时将加热好的锥形胎具慢慢下压,当胎具压到焊环边际时停止,这时要用水来冷却,待冷却到环境温度时移开胎具,用乙炔焰加热胎具时,胎具受热不均匀,导致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管受热不均匀,翻边质量不稳定,利用水进行快速冷却,导致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管的塑性降低,影响翻边位置的使用寿命,外表式温度计反应灵敏度低,不易控制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埋地用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管翻边模具,解决了乙炔焰加热胎具热量不均匀,导致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管翻边质量不稳定,外表式温度计反应灵敏度低,不易控制温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埋地用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管翻边模具,包括机架、工作平台、V型垫块和V型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所述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操控箱,所述操控箱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温度调节旋钮,所述温度调节旋钮的一侧设置有定时旋钮,所述定时旋钮的下方设置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的一侧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操控箱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安装板,所述连接安装板上设置有翻边模具,所述翻边模具上设置有翻边槽,所述翻边槽的侧边设置有加热筒体,所述加热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筒体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翻边模具的一侧设置有所述V型垫块,所述V型垫块上设置有所述V型槽,所述V型槽内设置有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管。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与所述工作平台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操控箱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内嵌在所述操控箱的面板上,所述警报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操控箱上。
进一步的,所述V型垫块与所述工作平台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气缸与所述连接安装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翻边模具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模具与所述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管同轴,所述电热丝为螺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IRT/C,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有四个,所述翻边模具由铝材加工而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2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OF吹膜机下料用防堵塞装置
- 下一篇:留置针导管扩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