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面有内热源装备自通风红外抑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8615.1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2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鹿丙峰;吴登林;沈卫东;宋思洪;徐嘉锋;吴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豪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1/00 | 分类号: | F41H11/00 |
代理公司: | 32306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邓月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抑制 内层壳体 外层壳体 内热源 壳体 冷空气 夹层结构 壳体内部 冷却风扇 双层壳体 导风口 热空气 中空的 本实用新型 传导加热 端部开口 红外隐身 进风通道 热量带走 进风道 内层壳 排出口 夹层 连通 通风 容纳 辐射 流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面有内热源装备自通风红外抑制结构,包括一可容纳内热源装备的红外抑制壳体,红外抑制壳体包括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之间所形成中空的夹层结构为冷空气进风道,红外抑制壳体的端部开口形成红外抑制壳体内部热空气排出口,内层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冷空气进风通道和红外抑制壳体内部的导风口,导风口处设置有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固定于内热源装备上;设置双层壳体以及双层壳体形成中空的夹层结构,内层壳体会被内热源通过辐射和热空气的传导加热,通过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之间夹层的冷空气的流动可以将内层壳体外表面的热量带走,并保证外层壳体的温度不超过红外隐身的要求温度,达到红外抑制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抑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有内热源装备自通风红外抑制结构。
背景技术
红外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红外探测与跟踪技术在军事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军事战争中,战斗系统的军事装备的动力系统是被红外探测的主要热源,红外制导武器已成为海陆空军事平台的主要作战的主要助力,也对有热源军事目标的生存能力产生愈来愈严重的威胁,而且随着更加复杂的红外探测与跟踪系统的发展,这种威胁会越来越严重。目前,有内热源的军事地面装备包括电站、方舱、以及军用特种车辆等,主要的红外辐射是由主机及排气管道等显著热源发出的,容易被红外制导武器发现或锁定,因此,为提高各种地面装备的战场生存能力,就必须设法降低内热源装备的红外辐射,研究内热源装备自身的红外抑制技术和方法成为实现有内热源地面装备红外隐身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安装内热源装备的红外抑制结构是降低内热源装备的红外辐射信号,实现装备隐身的重要措施;目前,地面有内热源装备的红外抑制技术一般是降低高温孔口的红外辐射,通过在孔口内壁面贴附低发射率的铝箔,虽然能大大降低其热辐射,降低红外特征,但由于其反射率高,可见光特征明显,又不利于可见光隐身;采用隔热,主动引射掺冷以及挡板遮挡等方式进行高温孔口的红外抑制,还各自存在不能与环境温度自适应调节、需外加动力以及红外抑制效果不好等缺点,均不能完全满足内热源装备整体的红外隐身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地面有内热源装备自通风红外抑制结构,包括一可容纳内热源装备的红外抑制壳体,所述红外抑制壳体包括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所述的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之间所形成中空的夹层结构为冷空气进风道,所述红外抑制壳体的端部开口形成红外抑制壳体内部热空气排出口,该热空气排出口处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之间开口为冷空气进风道的冷空气进口,所述内层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冷空气进风通道和红外抑制壳体内部的导风口,所述的导风口处设置有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固定于内热源装备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空气排出口横截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10-20°。
进一步地,所述的红外抑制壳体外形为逗号型,所述的热空气排出口开设于逗号型红外抑制壳体的尾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层壳体处还设有冷空气补风口。
进一步地,导风口与热空气排出口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双层壳体结构,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间形成中空的夹层结构,内层壳体会被内热源通过辐射和热空气的传导加热,通过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之间夹层的冷空气的流动可以将内层壳体外表面的热量带走,并保证外层壳体的温度不超过红外隐身的要求温度,达到红外抑制的功能;夹层结构也兼备抑制内热源装备噪音向外部传播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流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豪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豪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8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臂式盾牌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手提式反无人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