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岛式海上养殖安全防护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6037.8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1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桂芳;魏观渊;郑国富;丁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1/60;A01K61/65;A01K63/04;A01G31/02;C02F3/32 |
代理公司: | 35101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建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筏 生态浮床 消波 固泊系统 海上养殖 网衣 安全防护设施 本实用新型 成本经济 绑扎 浮岛 结点 开放性 海面 净化 景观 污染 | ||
一种浮岛式海上养殖安全防护设施,它包括浮筏框架、生态浮床、消波网衣、固泊系统,浮筏框架位于海面,生态浮床设置于浮筏框架内侧,消波网衣设置于浮筏框架和生态浮床下方,固泊系统绑扎在浮筏框架结点处。本实用新型兼具净化污染、改善景观和消波功能,其工艺合理,成本经济,适用于湾外及开放性海上养殖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岛式海上养殖安全防护设施。
背景技术
我国是海水养殖大国,随着社会发展,海水养殖逐步向湾外及开放性海区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布设安全防护设施以抵御恶劣海况影响是发展湾外及开放性养殖海区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但目前我国海水养殖基本以家庭、作坊式为主,规模、资金有限,动辄几百上千万的消波堤较难为养殖户接受,因此开发一种成本经济、施工方便的养殖防护设施是目前发展海水养殖空间的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浮岛式海上养殖安全防护设施,它兼具净化污染、改善景观和消波功能,且其工艺合理,成本经济,适用于海上养殖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所述一种浮岛式海上养殖安全防护设施,它包括浮筏框架、生态浮床、消波网衣、固泊系统,浮筏框架位于海面,生态浮床设置于浮筏框架内侧,消波网衣设置于浮筏框架和生态浮床下方,固泊系统绑扎在浮筏框架结点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浮筏框架为矩形平面组合结构,浮筏框架由纤维绳索、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生态浮床由耐流海洋植物及其附着基组成,附着基为镂空状结构,张设于浮筏框架内侧,耐流海洋植物种植于附着基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消波网衣由网衣和沉块组成,网衣为多层网衣结构,沉块挂设于网衣底部及中间纲绳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泊系统由锚绳和锚碇组成,锚绳海面侧绑扎在浮筏框架结点处,锚绳连接锚碇。
本实用新型所述浮岛式海上养殖安全防护设施由多组设施单元串联组成,设置于养殖海区受保护设施前方,消减波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安全性能较高:结构主体均采用柔弹性大、强度高的材料制成,可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在波流作用下不易损坏;(2)抗波流能力较强:消波网衣通过改变波流水质点运动轨迹可消减部分波流能量,通过多层消波网衣,海区波流能量可有效减少,同时生态浮床附着基其镂空状结构也可达到碎波作用,进一步增强设施抗波流能力;(3)生态景观作用:设施在非台风季节或受台风影响较小海域可种植耐流海洋植物,在改善海区景观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净化污染、修复生境和恢复生态作用;(4)工艺简单、造价经济:设施采用的纤维绳索、聚乙烯管材均为市场上较为经济材料,制造时基本采用绑扎、焊接工艺,设施投资较少,工艺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中:1.浮筏框架、2.生态浮床、3.消波网衣、4.固泊系统、5.耐流海洋植物、6.附着基、7.网衣、8.沉块、9.锚绳、10.锚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浮岛式海上养殖安全防护设施,如图1、2所示。
图1为一种浮岛式海上养殖安全防护设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由浮筏框架1、生态浮床2、消波网衣3和固泊系统4组成,浮筏框架1位于海面,生态浮床2设置于浮筏框架1内侧,消波网衣3设置于浮筏框架1和生态浮床2下方,固泊系统4绑扎在浮筏框架1结点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未经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60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