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远红外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1114.0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1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刚;郑典模;蔡满园;聂艳艳;陈珑;潘鹤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克莱威纳米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20 | 分类号: | H05B3/20;H05B3/03;H05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马小星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红外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红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远红外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远红外加热装置,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保温隔热层和加热体;所述加热体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绝缘隔热层、远红外发射层和绝缘导热层;所述远红外发射层的相对两端设置有两个铜网电极;所述铜网电极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本实用新型采用采用远红外发热层代替市面上的普通发热材料,可大幅节约能源,安全环保。兼具理疗功效。且红外线加热属于非接触加热,使用场景更为广泛,此外水对红外线的吸收率极高,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能量损失,提高加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红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远红外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很大的关注,普通的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较差,所需时间较长。除饮用水外,洗浴用水、做饭用水等在加热过程中,一般是将加热器件置于水中加热,会使得产生的有害气体溶于水中,更为危害人体健康。
如何使加热装置进一步降低能量损失,提高加热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成为人们的研究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远红外加热装置,所述装置安全环保,能量损失低,安全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远红外加热装置,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保温隔热层和加热体;
所述加热体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绝缘隔热层、远红外发射层和绝缘导热层;
所述远红外发射层的相对两端设置有两个铜网电极;所述铜网电极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
优选的,所述便携式远红外加热装置为圆柱形或长方体形。
优选的,所述保温隔热层的厚度为30~50mm。
优选的,所述绝缘隔热层的厚度为0.5~2mm。
优选的,所述绝缘导热层的厚度为0.03~0.08mm。
优选的,所述远红外发射层的厚度为0.05~0.2mm。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远红外加热装置,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保温隔热层和加热体;所述加热体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绝缘隔热层、远红外发射层和绝缘导热层;所述远红外发射层的相对两端设置有两个铜网电极;所述铜网电极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本实用新型采用远红外发热层代替市面上的普通发热材料,可大幅节约能源,安全环保。兼具理疗功效。且红外线加热属于非接触加热,使用场景更为广泛,此外水对红外线的吸收率极高,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能量损失,提高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远红外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1-保温隔热层,2-绝缘隔热层,3-远红外发射层,4-绝缘导热层);
图2为远红外发射层的结构示意图(5-铜网电极,6-远红外发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远红外加热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保温隔热层1和加热体;
所述加热体包括绝缘隔热层2、远红外发射层3和绝缘导热层4;
所述远红外发射层3的相对两端设置有两个铜网电极5;所述铜网电极5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温隔热层1优选为陶瓷隔热套;所述保温隔热层1的厚度优选为30~50mm,更优选为35~4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隔热层2优选为硅酸铝纤维纸或岩棉纤维板;所述绝缘隔热层2的厚度优选为0.5~2mm,更优选为1.0~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克莱威纳米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克莱威纳米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1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换装饰的窗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声波测温的前置放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