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湿地水体净化和科普游乐于一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1072.0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2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寒韵;孙新旺;谢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32274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邱兴天<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料 出水喷头 净化池 水泵 水体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 排水管 抽水装置 发电装置 湿地水体 容纳腔 净水 湿地 净化池底面 抽水系统 净化过滤 净水过程 科普教育 湿地公园 湿地净化 游客体验 滤水孔 连通 雨水 净化 科普 观看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集湿地水体净化和科普游乐于一体的装置,包括抽水装置和水体净化装置,抽水装置包括水泵、发电装置和出水喷头,水泵与发电装置连接,出水喷头与水泵连通;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池、排水管和滤料,净化池内设置有底部设置滤水孔的滤料盆,滤料盆底部与净化池底面之间形成净水容纳腔,净化池位于出水喷头下方,滤料位于滤料盆内,排水管与净水容纳腔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游客体验抽水系统和观看净水过程来了解湿地净化过程,不仅能进行湿地水体和雨水的净化过滤,而且可以供市民湿地游乐,同时达到湿地科普教育的目的,可推广应用到湿地公园的建设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湿地净化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湿地水体净化和科普游乐于一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同时满足公众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湿地净化系统是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学原理出发,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人为将土壤、沙、石等材料按一定比例组成基质,并栽种经过选择的耐污植物,培育多种微生物,组成类似于自然湿地的新型污水净化系统。湿地处理系统可分为天然湿地系统、自由水面人工湿地、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系统。特色游乐湿地旨在以保护为主的前提下,通过拓宽经营类型、增加宣教中心等,为人们接受湿地生态教育、参与湿地特色休闲旅游、观察鸟类提供场所。
目前的湿地游乐装置种类较少,功能单一,和普通公园的游乐装置几乎无异,而湿地净化装置往往深埋水中,游客难以知晓净化过程,湿地科普则往往通过科普牌等来实现,游客在湿地游玩时难以留下深刻影响,湿地游览中缺少同时具有净化、游览、科普功能的装置。
因此,有必要结合生态、经济和景观各方面的要求,开发出一种能够用于湿地公园的既能进行湿地净化又能供人们游玩,同时向人群科普湿地水体净化过程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能进行湿地水体和雨水的净化过滤,而且可以供市民湿地游乐,同时达到湿地科普教育目的的集湿地水体净化和科普游乐于一体的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湿地水体净化和科普游乐于一体的装置,包括抽水装置和水体净化装置,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水泵、发电装置和出水喷头,所述水泵与发电装置连接,所述出水喷头与水泵连通;所述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池、排水管和滤料,所述净化池内设置有底部设置滤水孔的滤料盆,所述滤料盆底部与净化池底面之间形成净水容纳腔,所述净化池位于出水喷头下方,所述滤料位于滤料盆内,所述排水管与净水容纳腔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滤料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种植层、土壤层、石英石层、砾石层和鹅卵石层。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层为如芦苇、茭草、香蒲、旱伞竹、皇竹草、水葱和/或水莎草。
作为优选,所述石英层为3cm厚的小颗粒石英砂,所述砾石层为2cm厚的砾石,所述卵石层为2cm厚的鹅卵石。
作为优选,所述滤料盆与净化池可分离,所述滤料盆上边缘设置有宽边,所述宽边架设在净化池的上部开口处,所述滤料盆底部的滤水孔为均匀密布的圆形孔洞,孔洞内设置有筛网。
作为优选,在所述滤料盆上端的内壁开设有溢水口,所述净水容纳腔壁内设置有与溢水口无缝连接的溢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净化池和滤料盆的同一侧的侧面为透明玻璃,其余侧面为钢板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发电装置包括转盘和手动发电机,所述转盘与手动发电机的转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1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