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护泄洪洞底板过流面混凝土的新型排水孔引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0908.0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2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荣;彭育;何明杰;张伟狄;陶俊佳;郭传科;顾锦健;雷云建;任超;陈小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33100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孔 混凝土衬砌 排水管 排水软管 三通接头 岩壁 底板 本实用新型 过流面 顶拱 混凝土 端部接口 相接位置 上端 墙表面 泄洪洞 运行期 边墙 滴落 下端 沿边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护泄洪洞底板过流面混凝土的新型排水孔引排结构,包括设在顶拱岩壁内的排水孔、设在顶拱岩壁与混凝土衬砌之间的排水管、设在混凝土衬砌内引排的排水软管、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端部接口和排水管的下端相连,所述三通接头的两侧接头和排水软管相接,所述排水管的上端和排水孔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引排的方式,通过设在岩壁与混凝土衬砌相接位置的排水管将排水孔内的水引出,然后通过设在混凝土衬砌内的排水软管将水引至边墙,沿边墙表面下排,有效避免了排水孔内的水长期直接滴落对底板过流面混凝土造成的破坏,保证了工程运行期洞内的良好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泄洪洞底板过流面混凝土的新型排水孔引排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泄洪洞结构普遍存在,主要在顶拱布置排水孔,经常采用在衬砌内预埋排水钢管方式,排水孔的水长期直接滴落至底板过流面混凝土上,会对过流面混凝土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保护泄洪洞底板过流面混凝土的新型排水孔引排结构,为泄洪洞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保护泄洪洞底板过流面混凝土的新型排水孔引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顶拱岩壁内的排水孔、设在顶拱岩壁与混凝土衬砌之间的排水管、设在混凝土衬砌内引排的排水软管、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端部接口和排水管的下端相连,所述三通接头的两侧接头和排水软管相接,所述排水管的上端和排水孔相连。
所述排水软管通至所述泄洪洞的边墙。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水孔和排水管之间设有密封层。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层是包裹在排水管外的橡胶。
进一步地,通过若干段排水软管将若干个排水孔各个配置的三通接头连通而呈汇流排水管路,处于最边上的排水软管通至所述泄洪洞的边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引排的方式,通过设在岩壁与混凝土衬砌相接位置的排水管将排水孔内的水引出,然后通过设在混凝土衬砌内的排水软管将水引至边墙,沿边墙表面下排,有效避免了排水孔内的水长期直接滴落对底板过流面混凝土造成的破坏,保证了工程运行期洞内的良好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位放大图。
附中的标记为:1-排水孔、2-排水管、3-排水软管、4-三通接头、5-混凝土衬砌、6-密封层,7-顶拱岩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泄洪洞底板过流面混凝土的新型排水孔引排结构,包括设在顶拱岩壁7内的排水孔1、设在顶拱岩壁7与混凝土衬砌5之间的排水管2、设在混凝土衬砌5内引排的排水软管3、三通接头4;所述三通接头3的端部接口42和排水管2的下端相连,所述三通接头3的两侧接头41和排水软管3相接,所述排水管2的上端和排水孔1相连。
所述的排水孔1和排水管2之间设有密封层6,所述密封层6看而采用包裹在排水管2外的橡胶。
在实施中,可以通过若干段排水软管4将若干个排水孔1各个配置的三通接头4连通而呈汇流排水管路,处于最边上的排水软管3通至所述泄洪洞的边墙。
在施工中,可以以上述汇流排水系统为引排单元,在泄洪洞需要顶拱排水处设置上述引排单元,从而在施工中可以不设置直接滴落的衬砌内预埋排水钢管,有效避免了排水孔内的水长期直接滴落对底板过流面混凝土造成的破坏,保证工程运行期洞内的良好环境。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而且,本实用新型各部分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0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挡水坝放空排泥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山峡谷筑坝泄洪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