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6576.6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0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齐;彭益;庄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装置 指纹识别区 导光板 网点 背光模组 液晶模组 指纹识别 本实用新型 玻璃面板 指纹识别设备 亮度均匀 密度设置 显示区域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设于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液晶模组、设于所述液晶模组上方的玻璃面板、设于所述玻璃面板上的指纹识别区、设于所述液晶模组对应所述指纹识别区处的指纹识别设备,所述背光模组中设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底表面设有若干网点,所述导光板上对应所述指纹识别区的所述网点密度大于其他区域的所述网点密度。本实用新型将导光板底表面对应指纹识别区的网点密度设置为大于其他区域的网点密度,从而提高液晶显示装置模组中指纹识别区的亮度,使得整个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亮度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屏(LCD)的快速发展以及全面屏的普及,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相比起占用屏幕上的部分显示区域来放置摄像头等元器件来做人脸和指纹识别,屏下指纹识别的好处是能够保证整块屏幕的完整性,手指直接贴在屏幕上就能识别并解锁。
从目前指纹识别技术的原理来看,较为常见的指纹识别方式分别为光学、电容、热敏和超声波四种。针对LCD显示屏来说,通过穿透力更强的光学指纹识别是主要研究方向。现已有LCD显示屏的屏下指纹识别传感器缩小设在液晶间隙中或像素点间隙中,从而识别光线不需要穿过背光模组构件。但是难点在于屏下指纹识别传感器缩小设在液晶间隙中或像素点间隙中,则此处的透光率因指纹识别设备的设置相比其他不设传感器的区域要低20%-30%,而底部的LED背光源提供的是均匀的发光面,容易导致指纹识别区比其他区域更暗,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区亮暗不均匀的现象。故需要提高指纹识别区域的光线亮度,以实现整个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亮度均匀的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设于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液晶模组、设于所述液晶模组上方的玻璃面板、设于所述玻璃面板上的指纹识别区、设于所述液晶模组对应所述指纹识别区处的指纹识别设备,所述背光模组中设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底表面设有若干网点,所述导光板上对应所述指纹识别区所述网点的密度大于其他区域所述网点的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模组包括:下基板、设于所述下基板上的TFT、与所述下基板对应的上基板、设于所述下基板与所述上基板之间呈阵列排布的液晶,所述指纹识别设备设于所述上基板下表面且位于所述液晶间隙中。
进一步地,0<所述指纹识别区的面积≤所述玻璃面板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上对应所述指纹识别区所述网点的密度是其他区域所述网点的密度的1.0-2.0倍。
进一步地,所述网点与所述导光板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网点为半球形。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设备为指纹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设备为一个一体式传感器或多个指纹传感器组成的指纹传感器组。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源,所述指纹识别区设于所述玻璃面板靠近所述光源这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出光面还设有v-cut槽,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光源这一端还设有锯齿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将导光板底表面对应指纹识别区的网点密度设置为大于其他区域的网点密度,从而提高液晶显示装置模组中指纹识别区的亮度,避免指纹识别区比液晶显示装置的其他显示区域更暗的现象,以实现整个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亮度均匀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65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型光学片模块
- 下一篇: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