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透镜系统以及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7766.1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9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钟显富;杨小明;衣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立达信灯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朱肖凤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内反射透镜 扩散透镜 容置部 光学透镜系统 光源产生 全反射面 出光面 出射 灯具 反射 本实用新型 出射光束 传播路径 光斑中心 光学透镜 照射区域 出射角 杂散光 光强 容置 入射 眩光 光源 照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透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学透镜系统以及灯具,光学透镜系统包括扩散透镜和全内反射透镜,扩散透镜设有第一容置部,第一容置部用于容置光源;全内反射透镜设有第二容置部,扩散透镜设于第二容置部中;全内反射透镜包括出光面和全反射面;光源产生的光束经扩散透镜入射至全内反射透镜,并经全内反射透镜的全反射面反射后从出光面出射;通过在全内反射透镜中设置扩散透镜,避免了出射角较小部分的光束直接从全内反射透镜中出射,减弱出射光束形成的光斑中心区域的光强,有效防止眩光的产生;由于光源产生的光束全部需经扩散透镜改变传播路径,从而全部光束在经全内反射透镜反射后可照射至待照射区域,可有效消除杂散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透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光学透镜系统以及灯具。
背景技术
LED光源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照明光源,其具有绿色环保、寿命长、节能、可靠性高、光效好、体积小等特点,相对于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节能灯灯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LED光源的光能利用率,可以在LED光源的出光面设置全内反射透镜(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Len,简写为TIR透镜),从而极大提高LED光源的出光率。
然而,目前LED光源产生的光线经全内反射透镜出射后,其中心部分由于光强较大,容易产生眩光,导致LED光源照明质量下降。
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透镜系统,以解决现有LED光源经全内反射透镜出射后容易产生眩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学透镜系统,包括扩散透镜和全内反射透镜;
所述扩散透镜设有第一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用于容置光源;
所述全内反射透镜设有第二容置部,所述扩散透镜设于所述第二容置部中;
所述全内反射透镜包括出光面和全反射面;
所述光源产生的光束经所述扩散透镜入射至所述全内反射透镜,并经所述全内反射透镜的全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出光面出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散透镜的外侧壁为第一曲面,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范围为0.03m-1~0.7m-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产生的光束经所述第一曲面折射后进入所述扩散透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散透镜的外侧壁包括外顶面和外侧面,所述外顶面用于对光束进行反射,所述外侧面用于对光束进行透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顶面为全反射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顶面镀有反射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置部的侧壁为平面,用于将来自所述扩散透镜的光束入射至所述全内反射透镜的全反射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全反射面的曲率范围为0.0075m-1~0.0594m-1。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灯具,包括上述的光学透镜系统以及光源组件;
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容置于所述光学透镜系统中扩散透镜的第一容置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基板,所述光源固定连接在基板上;
所述光学透镜系统的扩散透镜和全内反射透镜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板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立达信灯具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立达信灯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77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顺光隧道照明灯的透镜及隧道照明灯
- 下一篇:灯具及其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