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崩坡积体边坡支护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1946.9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3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田建雄;桑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 |
代理公司: | 11578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地址: | 10002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滑 防护网 边坡 边坡支护 定位钢筋 植草层 积体 锚杆 防锈 本实用新型 稳定性问题 顶端设置 横梁型钢 连接螺母 水泥砂浆 综合支护 钢垫片 桩间土 底端 多排 螺杆 锚孔 坡体 左端 灌注 焊接 混凝土 地形 防护 铺设 建造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边坡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崩坡积体边坡支护体系,包括边坡和防护网,所述边坡的内部建造有微型防滑桩,且微型防滑桩的右侧设置有横梁型钢,所述防护网铺设在边坡上,所述锚杆的顶端设置有螺杆,且锚杆的底端开设有锚孔,所述防锈钢垫片的上方设置有连接螺母,所述微型防滑桩的左侧焊接有定位钢筋,所述定位钢筋的左端贯穿微型防滑桩的内部,且微型防滑桩的内部灌注有水泥砂浆,所述防护网的内侧设置有植草层。该崩坡积体边坡支护体系,能够用于地形复杂和难以到达的工点,解决崩坡体边坡的稳定性问题,采用多排综合支护体系,提高抗滑力,通过防护网、植草层和第二混凝土对桩间土进行有效的防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边坡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崩坡积体边坡支护体系。
背景技术
在进行边坡防护施工时,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大型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抗滑桩和锚杆构成的体系进行崩坡积体边坡支护,抗滑桩间未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整体连接,而抗滑桩间通常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挡土,部分采用多排微型桩或微型桩和锚杆构成的体系进行崩坡积体边坡支护,但微型桩顶为现浇混凝土冠梁。
采用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时,大型施工设备和机具难以到达地形复杂的工点,且采用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成孔效率低且施工周期长,并且采用微型桩或锚杆单一支护,支护体系可提供的抗滑力较小,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崩坡积体边坡支护体系,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崩坡积体边坡支护体系,旨在解决现有的崩坡积体边坡支护体系采用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时,大型施工设备和机具难以到达地形复杂的工点,且采用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成孔效率低且施工周期长,并且采用微型桩或锚杆单一支护,支护体系可提供的抗滑力较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崩坡积体边坡支护体系,包括边坡和防护网,所述边坡的内部建造有微型防滑桩,且微型防滑桩的右侧设置有横梁型钢,所述防护网铺设在边坡上,且防护网的内部贯穿有锚杆,所述锚杆的顶端设置有螺杆,且锚杆的底端开设有锚孔,并且螺杆的上方设置有防锈钢垫片,所述防锈钢垫片的上方设置有连接螺母,所述微型防滑桩的左侧焊接有定位钢筋,且定位钢筋的外侧浇筑有第一混凝土,所述定位钢筋的左端贯穿微型防滑桩的内部,且微型防滑桩的内部灌注有水泥砂浆,所述防护网的内侧设置有植草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微型防滑桩垂直安装在边坡的内部,且微型防滑桩与定位钢筋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横梁型钢的纵截面呈“工”字型结构,且横梁型钢与微型防滑桩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防护网固定在边坡上,且防护网的上表面h浇筑有第二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锚杆在防护网上等间距设置,且锚杆的内部通过锚孔灌注有水泥砂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防锈钢垫片与螺杆组合成“T”字型结构,且螺杆与锚杆通过对焊的方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崩坡积体边坡支护体系,能够用于地形复杂和难以到达的工点,解决崩坡体边坡的稳定性问题,采用多排综合支护体系,提高抗滑力,通过防护网、植草层和第二混凝土对桩间土进行有效的防护;
1.设置有微型防滑桩、锚杆和第二混凝土,通过采用微型防滑桩、锚杆和第二混凝土构成的综合支护体系,解决崩坡体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体积较小,能够在地形复杂和难以到达的工点上施工;
2.设置有微型防滑桩,根据边坡体下滑力的大小,可在不同位置设置多排微型防滑桩,每排微型防滑桩可通过锚杆在横梁型钢上辅助提供抗滑力;
3.设置有防护网、植草层和第二混凝土,微型防滑桩与微型防滑桩之间的土能够通过防护网、植草层和第二混凝土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19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路基边坡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高陡岩质边坡系统防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