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循环点胶上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1989.0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1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邹检发;蒋佳辉;汤尔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B65G35/00 |
代理公司: | 44534 深圳市卓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金玲;邵妍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具板 点胶 上料区 吸塑盘 本实用新型 上料工位 下料区 输送带 全自动循环 输送带输送 智能化生产 机械手 上料机 上下料 满料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循环点胶上料机,包括吸塑盘上料区、空心胶治具板上料区、点胶治具板下料区以及一个以上的上料工位,所述吸塑盘上料区与空心胶治具板上料区、点胶治具板下料区之间通过输送带输送吸塑盘以及点胶治具板,所述空的点胶治具板通过机械手放置在空心胶治具板上料区,满料的吸塑盘通过人工放置在吸塑盘上料区,一个以上的上料工位安装于输送带的顶部,用于将吸塑盘上的产品吸起并转移到空的点胶治具板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自动化的结构,实现全自动点胶循环上下料,提高定位的精准率,实现智能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料机,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循环点胶上料机。
背景技术
目前点胶治具的上料通常是通过人工从吸塑盘中取出摆入点胶治具中,由于产品比较小,人工点胶上料比较麻烦,效率比较低,市场上的机器很多是单台的,不能进行循环的点胶上料,转移的过程很影响效率。人工进行点胶治具的上下料,速度比较慢,由于产品比较小,人工摆料定位不够精准整齐,存在因定位不准摆歪而影响点胶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循环点胶上料机,采用一种自动化的结构,实现全自动点胶循环上下料,提高定位的精准率,实现智能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循环点胶上料机,包括吸塑盘上料区、空心胶治具板上料区、点胶治具板下料区以及一个以上的上料工位,所述吸塑盘上料区与空心胶治具板上料区、点胶治具板下料区之间通过输送带输送吸塑盘以及点胶治具板,所述空的点胶治具板通过机械手放置在空心胶治具板上料区,满料的吸塑盘通过人工放置在吸塑盘上料区,一个以上的上料工位安装于输送带的顶部,用于将吸塑盘上的产品吸起并转移到空的点胶治具板上,空心胶治具板上料区与点胶治具板下料区并排设置,所述空心胶治具板上料区与点胶治具板下料区之间通过输送带传输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点胶治具板上下料机械手,点胶治具板上下料机械手将点胶治具板放置在空心胶治具板上料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点胶治具右移载区以及点胶治具左移载区,点胶治具右移载区设置于吸塑盘上料区的输出端一侧,所述点胶治具左移载区设置于点胶治具板下料区一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心胶治具板上料区、点胶治具板下料区均设置有独立的输送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个以上的上料工位的底部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吸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采用全自动的理念设计,以实现精简人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品质;
2.770托盘采用自动上下料集成的方式实现自动化搬运,代替人工;
3.点胶治具采用循环线的方式运转,循环线采用二次定位,以实现准确定位;
4.装夹采用6轴机械手自动拾取的方式作业;
5.点胶治具上下料采用机械手作业与流水线配合作业;
6.上好料的点胶治具和待上料人的点胶治具都用流水线移载;
7.上好料的点胶治具和待上料人的点胶治具采用AGV搬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19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扇叶叶撑的上下料装置
- 下一篇:光学功能板自动化装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