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强度高的预制叠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0386.0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3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刚;胡高家;刘政康;刘青;马希贤;刘永刚;刘锋;刘传洋;刘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盛世伟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E04B5/38 |
代理公司: | 32266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伍兵<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网 横向钢筋 纵向钢筋 预制叠合板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板 箍筋 现浇混凝土层 楼板 焊接连接 技术结构 间隔均匀 预留钢筋 预设槽 上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强度高的预制叠合板,包括预制叠合板主体和预留钢筋网,所述预制叠合板主体包括上钢筋网、下钢筋网和混凝土板,所述上钢筋网和下钢筋网分别分布在混凝土板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钢筋网包括多个上纵向钢筋和多个上横向钢筋,多个所述上纵向钢筋间隔均匀设置在多个上横向钢筋的上端,并且所述上纵向钢筋与上横向钢筋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下钢筋网包括多个下纵向钢筋和多个下横向钢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钢筋网、下钢筋网、第一箍筋、第二箍筋和预设槽体,解决了现有的技术结构强度不够高,并且与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效果差,使得楼板整体的刚度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构强度高的预制叠合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结构楼板技术应用领域,楼板的类型主要有现浇混凝土层、混凝土预制板、叠合板、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等几种。其中,现浇混凝土层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造价低的优点,但需进行繁冗复杂的现场模板工程和钢筋工程,施工速度慢,周期长,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等,尤其是在钢结构建筑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层的施工时间长的特点对整个工期的影响更加明显,难以与钢结构建筑的装配化施工相适应,同时也不利于节能环保。预制混凝土板虽然施工速度快,可以免去大部分模板支撑,但其致命缺点是楼板整体性差,且单向受力,易产生裂缝,不适用于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此外抗渗性也差。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虽然施工速度快,整体刚度较好,但造价高,且存在平面内双向刚度不等,楼板底面不平整,板底钢板需防火处理,常需吊顶处理,叠合楼板是由预制叠合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
但是,现有的预制叠合板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预制叠合板结构强度不够高,只能应用在一些跨度较小的建筑结构中使用,无法满足对结构强度要求高的大跨度建筑结构中使用。
2、现有的预制叠合板的上端只是通过设置钢筋桁架实现与现浇混凝土层的衔接,但是这种衔接方式过于单一,现浇混凝土层与预制叠合板层无法更深入的结合,楼板整体的刚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强度高的预制叠合板,解决了现有的技术结构强度不够高,并且与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效果差,使得楼板整体的刚度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强度高的预制叠合板,包括预制叠合板主体和预留钢筋网,所述预制叠合板主体包括上钢筋网、下钢筋网和混凝土板,所述上钢筋网和下钢筋网分别分布在混凝土板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钢筋网包括多个上纵向钢筋和多个上横向钢筋,多个所述上纵向钢筋间隔均匀设置在多个上横向钢筋的上端,并且所述上纵向钢筋与上横向钢筋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下钢筋网包括多个下纵向钢筋和多个下横向钢筋,多个所述下纵向钢筋间隔均匀设置在多个下横向钢筋的上端,并且下纵向钢筋与下横向钢筋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上钢筋网和下钢筋网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箍筋和第二箍筋,多个所述第一箍筋间隔均匀扣接在上钢筋网和下钢筋网之间,多个所述第二箍筋间隔均匀扣接在上钢筋网和下钢筋网之间,多个所述第一箍筋与多个所述第二箍筋依次首尾交叉布置,所述预制叠合板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预留钢筋网,所述预留钢筋网包括钢筋桁架和纵向连接钢筋,所述钢筋桁架底端与上钢筋网焊接连接,所述纵向连接钢筋穿接在同方向多个钢筋桁架之间,并且所述纵向连接钢筋与钢筋桁架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混凝土板的上端间隔均匀开设有多个预设槽体。
进一步,所述预设槽体侧面整体呈V型。
进一步,所述上钢筋网中的上纵向钢筋的两端和下钢筋网中下纵向钢筋的两端均伸出混凝土板的长度至少为1m。
进一步,所述预设槽体的深度占混凝土板厚度的七分之一。
进一步,所述预设槽体的两端贯穿于混凝土板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世伟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盛世伟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03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模可拆的桁架楼承板
- 下一篇:一种防渗预制叠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