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0287.2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6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冯忠居;霍建维;黄骤屹;王富春;董芸秀;江冠;陈慧芸;李铁;成圆梦;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桩身 本实用新型 沉桩 外檐 钢筋混凝土 工程造价 轴向方向 承载力 外侧壁 预制桩 抗拔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包括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本体,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桩身外檐,其中,桩身外檐沿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本体的轴向方向布置;本实用新型沉桩方法及桩身形式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不仅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沉桩方法,加快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钢筋混凝土的用量,提高了桩的抗拔能力,增加了预制桩的承载力,减少了工程造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截面一般有矩形或者是圆形,为了提高桩的承载力常常会选择加大桩径、桩长等方法,但相应的,桩的自重也增加较大,导致预制时的混凝土材料使用较多,造成浪费。此外,采用这些方法对提高桩的承载力、侧摩阻力、抗拔能力也不够理想。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时一般采用打入法、振动法、或者静压力法进行沉桩,在沉桩过程中,容易出现桩顶、桩身的破坏,土体挤压桩体,沉桩困难,桩位偏移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解决了现有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承载力、侧摩阻力及抗拔能力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包括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本体,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桩身外檐,其中,桩身外檐沿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本体的轴向方向布置。
优选地,桩身外檐呈螺旋式结构布置。
优选地,每圈桩身外檐为喇叭状。
优选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结构的桩头;其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接钻具的预留端。
优选地,桩身外檐包括外檐内侧和外檐外侧,其中,外檐内侧为螺旋式结构,其内圈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本体的外侧壁相切连接,其外圈与外檐外侧连接。
优选地,外檐外侧呈喇叭状结构,其内圈与外檐内侧连接,且与外檐内侧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桩身外檐的壁厚自其内圈至外圈依次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通过在桩身本体上增加外檐,在不增大桩径的情况下,也同样提高了桩身的承载力;本实用新型沉桩方法及桩身形式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不仅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沉桩方法,加快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钢筋混凝土的用量,提高了桩的抗拔能力,增加了桩的承载力,减少了工程造价。
进一步的,螺旋式的外檐,在打入土层时,可以有效的减少在打桩过程中出现的断桩、沉桩困难等不利情况。
进一步的,将外檐设计成内厚外薄的形式,可以减小桩与土之间的摩擦,有效的提高桩的入土能力,加速桩的入土切削,提高沉桩速度。
进一步的,将外檐设计成喇叭状的形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桩的抗拔能力,提高桩周与土的摩擦力,进而提高桩的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外檐内侧与主桩外壁相切,使得主桩与外檐合为一体,有利于桩的施工,减少沉桩时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预制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本体 2、桩身外檐 3、桩头 2-1、外檐内侧 2-2、外檐外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02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管桩封堵板
- 下一篇:一种建筑沉管用扩底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