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5793.6 | 申请日: | 2019-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3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彭天照;徐磊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区 测温 下凹空间 灯头 测温件 壶体 本实用新型 红外测温 加热器具 加热主机 边缘设置 程序应用 干烧保护 自动加热 智能化 上盖 下凹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包括加热主机、壶体,所述加热主机的上盖设有加热区,所述壶体底部放置于加热区上,所述加热区下凹形成下凹空间,所述下凹空间的边缘设置有测温件,所述测温件包括测温灯头,所述测温灯头的前端朝向加热区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区下凹空间,放置壶体和安装测温件方便简单,测温灯头的红外测温及时、准确,便于测温、控温和干烧保护等的程序应用,提高加热器具的智能化和达到自动加热控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红外茶炉依靠发热盘加热,发热盘加热区域温度高,通常在机器内部设置测温传感器用于机器高温保护,红外炉烧茶程序依靠时间控制;或者在壶盖顶珠里面增加温度传感器测温,依靠测试蒸汽温度判断水温,依据水温提示茶叶、食材的放入、功率的加减及关机等功能的实现。
然而,现有的测温技术中,依靠时间控制相当不精准、不及时。壶盖顶珠设置测温传感器的方式,有如下缺点:壶盖顶珠处需加装电池供电,电池寿命影响使用体验;电池对水蒸气敏感,顶珠很难做到对水蒸气的隔离;顶珠与主控板需要一对一无线通信连接,在生产及使用中存在匹配问题,一旦不匹配容易造成安全问题;依靠测试水蒸气的温度,只有水烧开蒸汽存在一定量之后测量精度才能有所提升,判断水温存在较大误差。
鉴于此,本方案提供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以实现能够在红外茶炉上进行方便高效地红外测温,解决测温的精准性和及时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包括加热主机、壶体,所述加热主机的上盖设有加热区,所述壶体底部放置于加热区上,所述加热区下凹形成下凹空间,所述下凹空间的边缘设置有测温件,所述测温件包括测温灯头,所述测温灯头的前端朝向加热区上方。采用本方案红外测温技术,可有效提高测试水温的精度和灵敏度,可以此设置自动功能,有效提升煮茶或烹饪效果;并设置防干烧程序,有效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此外红外测温器光线透过玻璃壶体折射,产生3D效果,增加玻璃壶视觉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下凹空间的底部设置有瓷板,所述壶体底部放置于瓷板上。上盖凹陷并下凹空间设置瓷板,使壶位置固定、不易四处滑动,同时留出了装配测温灯头的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下凹空间的边缘形成侧壁,侧壁开有结构孔,所述测温灯头设置于结构孔内。下凹必形成侧壁,在侧壁处开孔设置测温灯头,不影响壶体在下凹空间的移动,不易沾水。
进一步,所述测温件还包括测温灯头尾部的红外测温器,所述红外测温器以固定件固定于上盖底部。红外测温器使测温灯头发出红外光测温,红外测温器固定于上盖底部本身隐藏,不影响外观,同时也容易与加热主机内部的主控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侧壁为斜面。斜面的侧壁过渡自然,且工艺简单、便于开模。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中间呈圆柱状的螺钉柱和螺钉柱边缘设置的对红外测温器两端限位的限位筋,所述红外测温器通过螺钉和固定件固定于上盖底部。限位筋用于调整红外测温器的位置,使其可以在下凹空间周围、上盖底部的某个位置固定,螺钉柱使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测温件沿下凹空间周向均匀分布2~4个。测温件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如为1个,仅为测温;测温灯头测量感知温度,红外测温器读取温度超过指定标准(如110℃)时,通过电陶炉控制器发出报警或停止加热指令。多个测温件,可通过固定算法计算壶内水的温度,通过水温可以判断烧水过程的几个阶段:初始温度、中温、高温、沸腾等。
作为优选,所述测温灯头的延伸方向朝向壶体的外壁。发热盘热量传递至壶底测温处,测温灯头射出的红外光测量壶体外壁的温度,外壁涂上深色的吸光涂层为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5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