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创松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0190.0 | 申请日: | 201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8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胡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炜林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35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创松解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创松解刀,包括弧形刀片(1)、连杆(2)、试管形外壳(3)、弧形挡板(4)、长条形开孔(5)。它是通过把弧形挡板(4)固定在试管形外壳(3)的头部的内部,在弧形挡板(4)与试管形外壳(3)的结合点最靠近试管形外壳(3)的头部的位置开一个长条形开孔长条形开孔(5),弧形刀片(1)的尾部可转动的方式与连杆(2)相连接、弧形刀片(1)在前连杆(2)在后、弧形刀片(1)的刀尖朝向长条形开孔(5)由试管形外壳(3)的尾部推进入试管形外壳(3)的内部。解决了手术时进行松解过程中现有的手术器械不能微创的进行,增大了切口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的问题。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松解刀。
背景技术:手术时进行松解过程中现有的手术器械不能微创的进行会对周边的组织有较大的破坏,被动的增大了切口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微创松解刀。解决了手术时进行松解过程中现有的手术器械不能微创的进行,被动的增大了切口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如下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弧形刀片、连杆、试管形外壳、弧形挡板、长条形开孔。它是通过把弧形挡板的凸面朝向试管形外壳的头部的方式且与试管形外壳的横截面非平行的固定在试管形外壳的头部的内表面,在弧形挡板与试管形外壳的结合点最靠近试管形外壳的头部的位置开一个朝向试管形外壳尾部方向的长条形开孔,弧形刀片的尾部可转动的方式与连杆相连接、弧形刀片和连杆的组合体、弧形刀片在前连杆在后、弧形刀片的刀尖朝向长条形开孔由试管形外壳的尾部推进入试管形外壳的内部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特别是采用了把弧形挡板固定在试管形外壳的头部的内部,在弧形挡板与试管形外壳的结合点最靠近试管形外壳的头部的位置开一个朝向试管形外壳尾部方向的长条形开孔,弧形刀片的尾部可转动的方式与连杆相连接、弧形刀片在前连杆在后、弧形刀片的刀尖朝向长条形开孔由试管形外壳的尾部推进入试管形外壳的内部的方法,使松解可以微创的进行。减小了手术切口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1为微创松解刀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1为弧形刀片、2为连杆、3为试管形外壳、4为弧形挡板、5为长条形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所示的微创松解刀是由包括弧形刀片1、连杆2、试管形外壳3、弧形挡板4、长条形开孔5构成的。安装时弧形挡板4的凸面朝向试管形外壳3的头部的方式且与试管形外壳3的横截面非平行的固定在试管形外壳3的头部的内表面,在弧形挡板4与试管形外壳3的结合点最靠近试管形外壳3的头部的位置开一个朝向试管形外壳3尾部方向的长条形开孔长条形开孔5,弧形刀片1的尾部可转动的方式与连杆2相连接、弧形刀片1和连杆2的组合体、弧形刀片1在前连杆2在后、弧形刀片1的刀尖朝向长条形开孔5由试管形外壳3的尾部推进入试管形外壳3的内部。
使用时:将试管形外壳3的头部钝性剥离插入,直至达到需要松解的部位然后向试管形外壳3的头部方向推动连杆2,连杆2带动弧形刀片1向试管形外壳3头部运动当接触到弧形挡板4时弧形刀片1延弧形挡板4的弧面运动并穿过长条形开孔5使弧形刀片1的刀头部分的伸出于试管形外壳3,此时就可以进行松解了。当松解结束需要取出微创松解刀时向试管形外壳3尾部方向拉动连杆2,连杆2带动弧形刀片1沿着弧形挡板4的弧面向试管形外壳3尾部运动直到全部弧形刀片1回到试管形外壳3内部后再把试管形外壳3从插入位置取出即可。用此种方式进行的松解可以对周边的组织的破坏做到最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炜林,未经胡炜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0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制品生产用原料修整装置
- 下一篇:炮膛涂油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