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机用烟气脱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6007.1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4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强;王松;高春昱;秦一鸣;孙静楠;李新燕;徐海龙;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青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37212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机 烟气脱硝装置 氨水输送 烟气 脱硝反应装置 脱硝 脱硝催化剂模块 氨气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 氨水储罐 氨蒸发器 大气环境 反应壳体 高效合理 喷氨栅格 生态压力 生物净化 脱硝装置 稀释风机 余热回收 直接排放 出烟口 换热器 排出 废气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的化学或生物净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机用烟气脱硝装置,其包括脱硝反应装置以及氨气输送装置;脱硝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壳体、喷氨栅格、换热器、脱硝催化剂模块;氨水输送装置包括氨水储罐、氨水输送管、氨水输送泵、氨蒸发器以及稀释风机,该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燃机用烟气脱硝装置在现有的燃机出烟口连接脱硝装置,对烟气进行降温脱硝之后再将余热回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燃机烟气直接排放,没有高效合理的烟气脱硝装置对燃机排出的烟气进行脱硝处理的问题,改善大气环境,缓解生态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的化学或生物净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机用烟气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从燃机出来的高温烟气经过烟道连接锅炉,对余热进行回收后直排大气,由于燃机发电已建项目绝大多数燃机至余热回收锅炉中间的过渡烟道距离非常短,难以直接在中间位置改造,余热锅炉中间加脱硝受限于空间及改造时间、影响成本大难度极大。而现有的SCR烟气脱硝技术绝大多数是主要运用于燃煤锅炉,目前燃机脱硝仍处于初步阶段,现由于环境压力逐步增大,国家对燃机的氮氧化合物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针对燃机的烟气特性设计一款烟气脱硝装置,对现有的燃机冒出的烟气进行脱硝处理,是目前减轻环境压力,净化烟气的必要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机用烟气脱硝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机烟气直接排放,没有高效合理的烟气脱硝装置对燃机排出的烟气进行脱硝处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燃机用烟气脱硝装置,其包括脱硝反应装置以及氨气输送装置;
脱硝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壳体、喷氨栅格、换热器、脱硝催化剂模块;反应壳体前端与燃机余热锅炉的烟道相连接,按照流通方向,烟气流入脱硝反应装置后经过喷氨格栅、换热器、脱硝催化剂模块后排出;
氨水输送装置包括氨水储罐、氨水输送管、氨水输送泵、氨蒸发器以及稀释风机;氨水输送装置末端连接喷氨格栅,氨水从氨水储罐中输出之后,经过氨水输送泵,由氨蒸发器转换成氨气,经稀释风机稀释之后进入喷氨格栅中。
进一步的,燃机烟道中安装一级导流板和变径导流板。
进一步的,喷氨格栅包括主管道、支管道和喷嘴,主管道上连接若干支管道,支管道上均布若干喷嘴,主管道中氨气进入支管道经过喷嘴均匀喷出。
进一步的,喷嘴之间的夹角呈60°—120°角度分布。
进一步的,喷氨格栅、换热器、脱硝催化剂模块均竖向排布在反应壳体内部。
进一步的,脱硝反应装置中还包括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为换热器,换热器安装在脱硝催化剂模块后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燃机用烟气脱硝装置设置有导流板,对从燃机出烟口冒出的烟气导流,使得烟气流通方向改变,烟气流通更加均匀流畅;
(2)该燃机用烟气脱硝装置设置换热器,对从燃机直接喷出的烟气进行降温处理,达到最佳的反应温度,使得与氨气的反应更彻底,催化效果最好;
(3)该氨水输送装置设置氨蒸发器,将氨水蒸发成氨气,通过喷氨格栅均匀喷出,使得氨气与烟气充分混合,反应更充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喷氨格栅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烟道;2、一级导流板;3、变径导流板;4、喷氨格栅;41、主管道;42、支管道;43、喷嘴;5、换热器;6、脱硝催化剂模块;7、余热回收装置;8、氨水储罐;9、氨水输送管10、氨水输送泵;11、氨蒸发器;12、稀释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青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青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6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