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抱箍及打草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2034.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4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倪祖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莱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4 | 分类号: | F16B7/04;F16B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周礼涛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打草 | ||
1.一种折叠抱箍(100),用于实现第一待连接件(71)和第二待连接件(72)的轴向连接和/或折叠,所述第一待连接件(71)和所述第二待连接件(72)的内部分别设有可沿其自身轴向移动的第一传动轴(91)和第二传动轴(92),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抱箍(100)包括:
可枢转连接的第一抱箍(10)和第二抱箍(20),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71)和所述第二待连接件(7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抱箍(20)上设有锁定部(21);
滑动件(30),设置在所述第一抱箍(10)的外部,所述滑动件(30)沿所述第一抱箍(10)的轴向可滑动;
连接组件(50),设置在所述第一抱箍(10)的内部,且配置成与所述滑动件(30)联动设置,以在所述连接组件(50)随所述滑动件(30)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将所述第一传动轴(91)和所述第二传动轴(92)连接且由所述锁定部(21)与所述滑动件(30)配合对所述滑动件(30)进行锁定,以实现所述第一待连接件(71)和所述第二待连接件(72)的轴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抱箍(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二抱箍(20)相对所述第一抱箍(10)枢转至所述第一传动轴(91)和所述第二传动轴(92)同轴时的位置;在所述连接组件(50)随所述滑动件(30)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部(21)脱离所述滑动件(30),释放所述第一传动轴(91)和所述第二传动轴(92),以实现所述第一待连接件(71)和所述第二待连接件(72)的可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抱箍(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抱箍(100)还包括:
第一连接轴(40)和第二连接轴(41),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抱箍(10)和所述第二抱箍(20)内,且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传动轴(91)和所述第二传动轴(9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40)和所述第二连接轴(41)为传动轴,所述第一连接轴(40)和所述第二连接轴(41)的端部截面为四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抱箍(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件(30)为滑套,所述滑套包括:滑套本体(31)和推动本体(32),所述滑套本体(31)套设在所述第一抱箍(10)上且与所述连接组件(50)通过销轴(81)连接,所述推动本体(32)设在所述滑套本体(31)的外壁面,所述推动本体(32)沿所述滑套本体(31)的轴向延伸且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滑套本体(31),所述第二抱箍(20)上的所述锁定部(21)在所述第二抱箍(20)枢转时推动所述推动本体(32)沿所述第一抱箍(10)的轴向滑动,且在所述连接组件(50)将所述第一连接轴(40)和所述第二连接轴(41)连接时止抵所述推动本体(32)以实现对所述滑动件(30)的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抱箍(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0)包括:
轴套(51),设在所述第一抱箍(10)内且在所述第一连接轴(40)上可移动,所述轴套(51)与所述滑动件(30)联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抱箍枢转至所述第一位置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40)和所述第二连接轴(41)且由所述锁定部(21)对所述滑动件(30)进行锁定;
轴承(52),设在所述轴套(51)上;
轴承座(53),设在所述轴承(52)上以支撑所述轴承(52);
轴承套(54),设在所述轴承座(53)上,且与所述滑动件(30)连接;
弹性件(55),一端止抵位于所述第一抱箍(10)内的所述第一待连接件(71),另一端止抵所述轴承套(54),在所述滑动件(30)滑动时时,通过所述轴承套(54)压缩所述弹性件(55),且在所述第二抱箍(20)枢转至所述第一位置时,由所述轴套(5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40)和所述第二连接轴(41),并由所述锁定部(21)对所述滑动件(30)进行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抱箍(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52)为深沟球轴承;所述弹性件(55)为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莱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莱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20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