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九宫格密码的终端隐式身份认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0233.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9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师代;陶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46 | 分类号: | G06F21/46;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邹芳德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九宫 密码 终端 身份 认证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九宫格密码的手机终端隐式身份认证方法,属于信息安全保护技术领域,划分待认证九宫格密码的折线基础单元;提取待认证九宫格密码的每个折线基础单元的特征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的待认证九宫格密码的每个折线基础单元的特征数据输入训练好的身份认证分类器模型中,结合折线基础单元的权重系数配值,确定待认证九宫格密码的合法性认证指数;若合法性认证指数大于认证阈值0时,待认证九宫格密码为合法,否则,为非法。本发明提取了预设九宫格密码的多源多维特征,对九宫格密码手势以含有更多用户信息的折线作为基础单元进行划分,实现了用户行为信息的细粒度检测,并对分段手势进行加权,提高了密码认证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九宫格密码的终端隐式身份认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激增,且其存储和计算能力也越来越强。现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内置传感器和应用软件的多样化,使得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高。网上支付、理财、购物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导致大量的私密数据被存储到手机上。一旦手机丢失。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性将面临巨大冲击。因此,必须通过实施可靠和方便的访问控制程序来限制不可信用户对设备的访问,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滥用。
身份认证是目前保护手机中隐私数据的常用方法,现有的身份认证机制包括基于知识和基于生理特征两大类。PIN码和九宫格密码都是基于知识的身份认证机制,但是这些基于知识的传统身份认证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智能猜测、油污、肩窥和基于视频的攻击。基于生理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这些认证过程简单方便,但是其密码往往是不易改变的,一旦密码泄露,将会为用户带来巨大的安全问题。
公布号为CN10597582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滑行输入图形密码的认证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在图形密码的基础上引入了隐式身份认证技术,通过对图形密码的划线序列中提取的用户行为特征进行归一化距离对比,实现用户身份的验证。这种方法增强了用户身份认证的安全性,但该方法只构建了滑行速度相关的行为特征,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用户的行为有多方面的特征决定,单纯的某类特征并不能很好的概括用户的行为信息。另一方面,该系统中只对部分滑动方向和拐弯角度构建了特征模板,对于未在模板库中的滑动行为数据的处理方法并未提及,因此,这种方法并不能很好的适用于九宫格图形密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多种传感器从多方面概括用户的行为信息,以折线为分段基础对九宫格密码进行拆分,通过对各段认证加权以实现九宫格密码的细粒度认证的手机终端隐式身份认证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九宫格的手机终端隐式身份认证方法,包括如下流程步骤:
步骤S110:划分待认证九宫格密码的折线基础单元;其中,共有12种折线基础单元,所述折线基础单元为两个格点连接的始边、另外两个格点连接的终边且始边与终边的交点为格点,始边与终边的夹角为折线基础单元的角度,不同的折线基础单元的角度不同;
步骤S120:提取待认证九宫格密码的每个折线基础单元的特征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步骤S130:将标准化处理后的待认证九宫格密码的每个折线基础单元的特征数据输入训练好的身份认证分类器模型中,结合折线基础单元的权重系数配值,确定待认证九宫格密码的合法性认证指数;其中,
所述训练好的身份认证分类器模型为使用多组数据训练得出的;所述多组数据中的每一组数据均包括:合法用户输入预设九宫格密码时的各个折线基础单元的行为数据;
在所述合法性认证指数小于认证阈值0时,所述待认证九宫格密码为非法;否则,所述待认证九宫格密码为合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0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