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竹材的平行竹条层积材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5416.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8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江增福;耿红涛;张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尔化工(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8 | 分类号: | B27D1/08;B27J1/00;B27K9/00;B27K3/02;B27K3/38;B27K5/04;B27N3/14;B27N1/00;B27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石磊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竹材 平行 竹条 层积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人造板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竹材的平行竹条层积材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首先挑选大小合适的小径竹,并去除小径竹的枝丫,保留小径竹的主干;S2、裁切,将步骤S1的处理好的小径竹通过切割机进行径向裁切,使裁切得到的竹条尺寸为长200±0.1厘米,宽0.5±0.1厘米,厚0.2±0.05厘米。该利用竹材的平行竹条层积材制备工艺,具备能够有效降低平行竹条层积材木材使用量,降低了平行竹条层积材的生产成本,同时充分利用小径竹,避免造成小径竹原料的浪费,且小径竹能够有效提高板材的韧性,提高了平行竹条层积材的质量,以及板材纵向长度可以根据需求自由调节,丰富了平行竹条层积材产品规格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板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竹材的平行竹条层积材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平行单板条层积材其最早由加拿大生产,主要是为了利用木材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剩余材料,最早出现在北美市场,我国对其研究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对平行单板条层积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艺方面,如以杨木为原材料,研究了杨木单板条宽度、厚度、施胶量与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认为比较适宜的单板条宽度尺寸在10毫米,厚度1.5mm,施胶量为13%,或者利用枫木浸胶法生产单板条层积材的单板含水率,胶液浓度,浸胶时间与上胶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施胶量,热压工艺对单板条层积材的性能影响,其中胶液浓度23%,热压压力3map,热压时间1.7min/mm板厚较为适宜,但随着世界森林资源的减少,大径级原木日益紧缺,我国更是森林资源缺乏的国家,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为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1998年中国发生特大洪灾后,政府决定禁伐天然林,在长江和黄河中上游等重点国有林区实施禁伐,并逐年调减全国木材产量,然而,随着中国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对木材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木材缺口量高达1亿多立方米。
目前对于平行单板条层积材的研究材料主要是木材,但木材成材周期较长,同时因木材量少需求量大导致其价格较高,用木材生产平行单板条层积材的生产成本较高,同时木材的韧性较差,容易使平行单板条层积材的断裂,影响平行单板条层积材的质量,另外目前大部分的小径杂竹尚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小径竹原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竹材的平行竹条层积材制备工艺,具备能够有效降低平行竹条层积材木材使用量,降低了平行竹条层积材的生产成本,同时充分利用小径竹,避免造成小径竹原料的浪费,且小径竹能够有效提高板材的韧性,提高了平行竹条层积材的质量,以及板材纵向长度可以根据需求自由调节,丰富了平行竹条层积材产品规格等优点,解决了用木材生产平行单板条层积材的生产成本较高,同时木材的韧性较差,容易使平行单板条层积材的断裂,影响平行单板条层积材的质量,以及目前大部分的小径杂竹尚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小径竹原料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够有效降低平行竹条层积材木材使用量,降低了平行竹条层积材的生产成本,同时充分利用小径竹,避免造成小径竹原料的浪费,且小径竹能够有效提高板材的韧性,提高了平行竹条层积材的质量,以及板材纵向长度可以根据需求自由调节,丰富了平行竹条层积材产品规格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竹材的平行竹条层积材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首先挑选大小合适的小径竹,并去除小径竹的枝丫,保留小径竹的主干;
S2、裁切,将步骤S1的处理好的小径竹通过切割机进行径向裁切,使裁切得到的竹条尺寸为长200±0.1厘米,宽0.5±0.1厘米,厚0.2±0.05厘米;
S3、干燥处理,将步骤S2中的竹条放入烘干箱内进行烘干处理,并烘干5h,使竹条的含水量不高于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尔化工(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太尔化工(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5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