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板区重叠设计的软硬结合板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2213.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0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开锋;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嘉捷通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36 | 分类号: | H05K3/36;H05K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板区 重叠 设计 软硬 结合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软硬结合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板区重叠设计的软硬结合板制作方法,该制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对与子硬板区相连的软板区制作;步骤二:重叠设计区域的软板区预先铣开;步骤三:各层软板图形之间用不流动半固化片进行粘合层压,在外露的软板区,不流动半固化片需开窗,露出;步骤四:在层压时,整个软板所在区域进行保护,保证软板区不直接裸露在外;步骤五:层压后进行钻孔、沉铜电镀、外层图形制作、阻焊制作、表面处理以及电测、外型;步骤六:去掉软板区表面保护层,露出软板区域即可得到要求的软硬结合板,通过以上步骤制备的软硬结合板,可自由组装配置,和传统软硬结合板比较,大大节省了安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硬结合板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板区重叠设计的软硬结合板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软硬结合板是通过软板将不同硬板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印制电路板,具有完整的电气性能。一般设计的软硬结合板软板区连接不同的硬板区,软板区外形上是一个整体。但有部分软硬结合板,在设计上为了节省空间以及器件安装的便利,部分软板区是重叠设计的,这样不同硬板区在装配上是完全分开的。由于软板区重叠设计,导致软板区上的相交边缘区域正好和另一部份软板区是交叉重叠的。这个重叠区域需要分开,但常规制作中外形铣切是穿透式设计,重叠区域采取常规铣切会将整个区域贯穿,从而破坏了下层软板区域。需对重叠设计位置软板铣切方式做调整,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对重叠位置软板保护。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软硬结合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板区重叠设计的软硬结合板制作方法,能够节省安装控件,方便自由装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板区重叠设计的软硬结合板制作方法,该制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与子硬板区相连的软板层制作,;
步骤二:重叠设计区域的软板区预先铣开;
步骤三:各层软板图形之间用不流动半固化片进行粘合层压。在外露的软板区,不流动半固化片需开窗,露出;
步骤四:在层压时,整个软板所在区域进行保护,保证软板区不直接裸露在外;
步骤五:层压后进行钻孔、沉铜电镀、外层图形制作、阻焊制作、表面处理以及电测、外型;
步骤六:去掉软板区表面保护层,露出软板区域即可得到要求的软硬结合板。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软板区重叠设计的软硬结合板制作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二中重叠设计区域的软板区在层压前预先铣开,铣切宽度大小为0.09-0.11mm左右。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软板区重叠设计的软硬结合板制作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三中外露的软板区,不流动半固化片需开窗,露出,半固化片开窗大小比软板区域大0.2-0.8mm。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软板区重叠设计的软硬结合板制作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四中软板保护的方法为在软板区域贴一层PI胶带或者PTFE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软硬结合板子硬板区通过软板区和主硬板区连接,子硬板区通过软板区和主硬板区连接,整个软板区不是一个整体,分别和子硬板区相连,两个子硬板区或多个子硬板区(在现有基础上可扩展到2个以上的子硬板区通过交叉设计软板和主硬板区相连)是分开的,可自由组装配置,和传统软硬结合板比较,大大节省了安装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嘉捷通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嘉捷通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2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串联式运动形式转换装置的潮流能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烟叶烘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