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烟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该凝胶的低温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8566.2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7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伟;邹兴平;石齐林;师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波顿香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1/20 | 分类号: | A24D1/20;A24B15/167;A24B15/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弘广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9 | 代理人: | 向用秀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烟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具有 低温 | ||
本发明公开发烟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该凝胶的低温烟,有重量百分比计的各组分:烟草及烟用植物提取物:0‑20%;食品胶:1‑12%;保润剂:30‑70%;防腐材料:0.1‑0.5%;烟用香精香料:0.5‑15%;纯净水:5‑25%;防水材料:0.1‑0.5%;并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发烟凝胶:按重量百分比称取0‑20%烟草及烟用植物提取物、5‑10%保润剂、0.1‑0.5%防腐剂搅拌均匀得到组分A;按重量百分比称取1‑12%食品胶、30‑40%保润剂及5‑25%纯净水,在水浴搅拌下得到组分B;将组分A加入到组分B中并加热搅拌均匀得到组分C;待组分C冷却到40‑50℃时,按重量百分比称量0.5‑15%食用香精、15‑30%保润剂、0.1‑0.5%防水材料加入,搅拌均匀后灌装到模具行成型得到凝胶;用在低温烟中独立发烟、发香;解决低温烟添加发烟剂导致烟支霉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不燃烧卷烟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烟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该凝胶的低温烟。
背景技术
烟草产品通常都要采用加香方法,达到改善香烟香气特性、掩盖杂味和赋予香烟独特风格的目的,因而成为烟草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不断改进配方,开发新型烟用香精的同时,在各路科研人员各显神通之下,已经出现了三种主要的新型烟草制品类型:加热不燃烧型烟草制品、电子烟和无烟气烟草制品。其中,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是一种靠加热不同形式的烟草材料产生释烟效果的新型烟草制品,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新型烟草制品的重要品类之一;也被称之为低温烟;而低温烟作为烟草产品,科研人员也是想尽办法对其中的烟丝进行加香,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做法为添加发烟剂、香精等于烟丝或者是烟草薄片中进行加香及增大烟雾量。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增大低温烟的烟雾量较好且安全的方法就是在烟丝的表面喷洒甘油或者丙二醇,但无论甘油或者丙二醇都是液态的,而且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这时存储环境湿度较大时,那就会导致甘油吸水从而使得整支烟支出现霉斑;且制备技术通常采用颗粒和辊压法薄片的形式,将雾化剂加入低温烟载体中,在放置过程中容易出现返潮。
所以亟需一种既能给低温烟进行加香、增大烟雾量,又能保证添加物不引起烟丝变质,能够长效留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烟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该凝胶的低温烟,能够用于低温烟中,该发烟凝胶可以独立发烟并提供香气,在加热针或加热腔体的加热过程中迅速形成液态,向下流动到烟丝、烟草薄片等载体上,并与烟丝或烟草薄片、天然植物加热针加热产生的香气混合,形成高浓高香的烟雾,并能避免直接添加甘油后吸水而导致整体烟支出现斑点等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烟凝胶,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各组分组成:
烟草及烟用植物提取物:0-20%;食品胶:1-12%;保润剂:30-70%;防腐材料:0.1-0.5%;烟用香精香料:0.5-15%;纯净水:5-25%;防水材料:0.1-0.5%;
所述食品胶为明胶、阿拉伯胶、琼脂、卡拉胶、果胶、黄原胶、胶体二氧化硅、β-环状糊精中其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保润剂为甘油、丙二醇、山梨糖醇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钾、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的防水材料为十六酸、十六酸乙酯、十八酸乙酯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优选,烟草及烟用植物提取物:5-10%;食品胶:6-10%;保润剂:40-70%;防腐材料:0.05-0.2%;烟用香精香料:0.5-15%;水:5-25%;防水材料:0.1-0.3%。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发烟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波顿香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波顿香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85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