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行业数字化工作票管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8546.5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1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栋;周建朋;李宁;贾清元;侯涛;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现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10/10;G06Q10/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行业 数字化 工作 票管控 系统 方法 | ||
本公开公开一种电力行业数字化工作票管控系统及方法,包括工作票管控子系统,根据接收的检修任务生成工单,根据工单生成工作票,对工作票进行电子签名和人员资质判断执行签发与许可,向PMS子系统发送电子签名验证和人员资质判断请求,将工作票同步至PMS子系统;PMS子系统调用安全风险管控子系统的人脸库及人脸识别判断逻辑,获取电子签名验证结果,定时调用安全风险管控子系统的人员资质信息,并将电子签名验证结果和人员资质信息发送至工作票管控子系统,将工作票同步至工作票管控子系统;安全风险管控子系统,用于存储人脸库及人脸识别判断逻辑和人员资质信息,接受PMS子系统同步的工作票进行存储,实现与PMS2.0系统、安全风险管控平台的集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行业数字化工作票管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工作票制度是在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检修处理时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之一,工作票是准许在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书面命令,也是执行保证安全技术措施的书面依据,在电气设备上的工作,应填用工作票或事故紧急抢修单。传统的电力生产业务中运维检修涉及的工作票由手工填写,容易产生差错,且需要审核、批准等操作,工作效率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力系统的不断扩大,WEB端系统在电力行业开始应用,工作票从纸质逐渐转为电子化;但由于WEB端系统限制用户只能在电脑上办理工作票,工作地点相对固定,在时效性和便捷程度上存在局限性。
目前电力生产行业中运检专业现场工作所需的工作票信息化各环节管理完全依赖WEB端通过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PMS2.0系统实现。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中工作票的管理方式为工作票开票、签发、许可均在WEB端完成,执行却只能通过打印纸质票,采用纸质票的形式开展,导致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工作票面临录入工作重复、无法在线管控、系统融合不够等问题;工作票的WEB端管理无法满足运检班组人员现场开展工作的实际需求,从而加重了基层人员的工作量,无法满足管理层的在线管控需求。
综上,工作过程中的数据在多个系统重复录入,系统融合度不够,从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具体面临以下问题:
重复工作:运检人员现场工作过程中,工作票许可、终结签名和时间、工作班成员签名等信息均填写在纸质工作票上,工作完成后,运维人员需返回办公区域将纸质票信息补录至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
无法在线管控:(1)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未及时进行信息回填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和安全督查人员无法动态掌握工作票进度等信息,未实现基于工作票大数据的各项安全分析;
(2)随着安全管控精细化的要求,工作票许可、开工会等环节均需要录音及拍照留证,而传统的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与纸质工作票相结合的方式,无法满足录音、照片集中管理的工作需求;
(3)纸质票开展检修工作时,无法确认是否为工作负责人本人或者工作许可人本人,存在一定的管控风险。
系统融合不够:现有的工作票执行系统未与安全风险管控平台有机结合,不同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数据共享。比如,在工作票填写、签发、许可、间断、终结等环节,无法便捷查看作业地点、到岗到位、督查记录等信息,工作质效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电力行业数字化工作票管控系统及方法,通过与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安全风险管控平台的集成,实现脱离WEB端的移动办公管理,在功能上实现了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中工作票模块的全部功能,并融合现场纸质工作票的各项需求,通过数字化工作票的应用,实现工作票全流程全业务的数据实时采集和全面感知,同时根据安全管控的要求,实现与安全风险管控平台的数据共享,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安全管控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现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现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85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融合环境感知系统及其感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净化处理生物滤料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