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监理用混凝土强度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7200.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7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峰;戴泳斯;何远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建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2 | 分类号: | G01N3/52;G01N3/04;G01N3/02;G01N33/38;B08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监理 混凝土 强度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监理用混凝土强度监测系统,属于混凝土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两侧、用于固定混凝土测试板的夹持装置;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上、用于清理混凝土测试板的清理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横梁位置处、用于检测混凝土测试板的回弹测试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调节所述夹持装置位置的调节组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监理用混凝土强度监测系统,能够有效检测出混凝土不同部位的强度以及其综合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监理用混凝土强度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今建筑工程中,商品混凝土的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钢筋商品混凝土结构,还是砖混结构的建筑,都离不开商品混凝土。而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好坏,不但对建筑结构的安全,也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商品混凝土质量检测是整个检测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商品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目前来说方法比较多,常用的有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拔出法、钻芯法。其中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都属于非破损法。其中,回弹法操作简单,并能较好的反映商品混凝土的均匀性。回弹法检测商品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验收。同一验收批的商品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龄期、养护条件相同以及生产工艺和配合比相同的同种构件组成,且对抽检数量有严格的规定。
但目前的回弹法混凝土的强度检测中,混凝土测试板多固定在回弹仪器上进行测试,而混凝土材料又属于不均质材料,导致混凝土测试板的中部强度可能与混凝土测试板的边缘强度不一致、导致混凝土测试板的底部强度可能与混凝土测试板的顶部强度不一致等等,因而常常会出现检测结果失准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各种因素的准备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监理用混凝土强度监测系统,能够有效检测出混凝土不同部位的强度以及其综合强度。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工程监理用混凝土强度监测系统,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两侧、用于固定混凝土测试板的夹持装置;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上、用于清理混凝土测试板的清理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横梁位置处、用于检测混凝土测试板的回弹测试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调节所述夹持装置位置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在测量混凝土的工作台上,利用夹持装置对混凝土测试板进行夹持装置固定,从而对混凝土测试板进行有效的固定,方便工作人员通过回弹测试装置对混凝土测试板进行强度测量,而该夹持装置能够利用调节组件进行调节,有效适应不同参数、不同长度的回弹测试装置,而清理装置能清理处在夹持装置内的混凝土测试板面上的灰尘,从而提高回弹测试装置对于混凝土测试板的强度测试准度,避免失准情况多发,该回弹测试装置能够通过调节在工作面内的位置,从而精准测量混凝土测试板任一部位的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回弹测试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架横梁处的回弹仪;与所述回弹仪底部弹性连接的弹性锤;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以调节所述回弹仪位置的调节件。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弹性锤敲击混凝土测试板,反弹后的弹性锤得到的回弹数值会从回弹仪处显示,而通过调节件能够有效调整回弹仪的测试位置,从而能够有效、精确地测量混凝土测试板任一部位的强度,得到更多的数值能够更好地算出混凝土测试板的综合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支架顶部边缘处的滑轨;固定在所述支架横梁两端的滑轮;固定在所述回弹仪与所述支架横梁连接端的滚轮;开设在所述支架横梁底部的滑槽;贯穿开设在所述滑轨两侧的行槽;贯穿开设在所述滑槽两侧的贯穿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滑轮中部、所述滚轮中部的锁定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建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建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7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