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载波混合共享的组网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5408.1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8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军;张新;陈建刚;鲁娜;毛聪杰;桂烜;赵晓垠;许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剑波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载波 混合 共享 组网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载波混合共享的组网方法和装置。在LTE基站中配置第一锚点载波和第二锚点载波,第一锚点载波和第二锚点载波所使用的频率不同,其中第一锚点载波用于发送第一运营商的标识,第二锚点载波用于发送第二运营商的标识;将新空口NR基站中的NR载波配置为同时发送第一运营商的标识和第二运营商的标识;将第一锚点载波和第二锚点载波同时锚定NR基站中的同一NR载波。本公开可应用于不同运营商的5G网络共享,有效减少现网改造和管理难度,同时可享受到NSA阶段的5G共享速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载波混合共享的组网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5G工作频段高,基站数量多且成本高贵、功耗高(约4G的3倍左右)。为了低成本、高效率地建设5G基站,不同运营商之间共建共享5G基站成为一种必然。然而为了实现5G基站的共建共享,需要对现网进行较大改造,同时管理难度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载波混合共享的组网方法和装置,可应用于不同运营商的5G网络共享,有效减少现网改造和管理难度,同时可享受到NSA(Non-Standalone,非独立组网)阶段的5G共享速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载波混合共享的组网方法,包括:在LTE基站中配置第一锚点载波和第二锚点载波,所述第一锚点载波和所述第二锚点载波所使用的频率不同,其中所述第一锚点载波用于发送第一运营商的标识,所述第二锚点载波用于发送第二运营商的标识;将新空口NR基站中的NR载波配置为同时发送所述第一运营商的标识和所述第二运营商的标识;将所述第一锚点载波和所述第二锚点载波同时锚定所述NR基站中的同一NR载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锚点载波和所述第二锚点载波所使用的频率位于同一频段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归属于所述第一运营商的用户终端在接入自身归属的锚点小区后,驻留在所述第一锚点载波上;归属于所述第二运营商的用户终端在接入自身归属的锚点小区后,驻留在所述第二锚点载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营商的标识为所述第一运营商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信息;所述第二运营商的标识为所述第二运营商的PLMN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载波混合共享的组网装置,包括:第一载波配置模块,被配置为在LTE基站中配置第一锚点载波和第二锚点载波,所述第一锚点载波和所述第二锚点载波所使用的频率不同,其中所述第一锚点载波用于发送第一运营商的标识,所述第二锚点载波用于发送第二运营商的标识;第二载波配置模块,被配置为将新空口NR基站中的NR载波配置为同时发送所述第一运营商的标识和所述第二运营商的标识;锚定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锚点载波和所述第二锚点载波同时锚定所述NR基站中的同一NR载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锚点载波和所述第二锚点载波所使用的频率位于同一频段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归属于所述第一运营商的用户终端在接入自身归属的锚点小区后,驻留在所述第一锚点载波上;归属于所述第二运营商的用户终端在接入自身归属的锚点小区后,驻留在所述第二锚点载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营商的标识为所述第一运营商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信息;所述第二运营商的标识为所述第二运营商的PLMN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载波混合共享的组网装置,包括: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指令;处理器,耦合到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涉及的方法。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54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叶变压真空干燥提香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壳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