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共体下的医院与供应商应付账款的自动对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5963.6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9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家昌;杨晓婷;陈杜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亿能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3 | 分类号: | G06F16/903;G06Q40/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共体下 医院 供应商 应付账款 自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对账领域的一种医共体下的医院与供应商应付账款的自动对账方法,包括:依据合同付款的次数判断合同为一次性全款付清合同还是分期付款付款合同,并在合同管理系统平台登记各合同的付款金额和时间,并为付款金额标记标识码,利用标识码对付款金额进行自动对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医院与供应商应付账款的自动对账,进而为医院财务人员提供便利,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极大的节省了工作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账领域,特别指一种医共体下的医院与供应商应付账款的自动对账方法。
背景技术
医院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购货单位或者接受劳务的单位产生往来账款。而应付账款是医院应付购货的款项,它是由发票审核、批准、支付、检查和对账的一整套系统的业务处理过程构成的,加强和完善应付账款的业务流程是应付账款管理的重要内容。并且由于医院公益性的特点,购买材料和劳务都是为医疗服务的,各种物资、设备和药品,存在品种、数量繁多,进出频繁的特点,因此对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上,医院的对账存在如下问题:
(1)许多医院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规定在供货公司的药品、化学试剂送到医院药库4个月后才付款,此举大大缓减医院的资金周转的困难,但是增加了医院的流动负债,增加了应付账款核算的工作量,医院对应付账款的管理一旦放松,便产生各种问题,具体表现在:
A、货已到药库,没有开具正式发票,不入库直接发放出库。药品已经送到药库,由于多种原因,供应商没有及时开具正确的发票,导致医院无法做相应的财务处理,但由于业务紧急,不得不将药品发出,导致账面上负库存的情况。B、正式发票已开,由于各种原因,货物还没入库,导致已入账药品却未入库的情况。
(2)与各类供应商具体签订的合同不一样,应付账款的结算时间或者结算方式不明确,增加财务人员和供应商的对账工作量,可能出现结算金额错误的情况。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医共体下的医院与供应商应付账款的自动对账方法,实现医院与供应商应付账款的自动对账,进而为医院财务人员提供便利,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医共体下的医院与供应商应付账款的自动对账方法,实现医院与供应商应付账款的自动对账,进而为医院财务人员提供便利,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共体下的医院与供应商应付账款的自动对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依据合同付款的次数判断合同为一次性全款付清合同还是分期付款付款合同,若是一次性全款付清合同,则进入步骤S20;若是分期付款付款合同,则进入步骤S30;
步骤S20、在合同管理系统平台登记一次性全款付清合同的第一付款金额和第一付款金额对应的时间,并依据第一编码规则对第一付款金额进行标识第一标识码;
步骤S21、采购部门收到供应商开具的正确发票时,在填写电子付款申请单时标记所述第一标识码;
步骤S22、财务审核完电子付款申请单后,由出纳在银联系统平台进行结算,并将结算信息反馈给财务;
步骤S23、财务依据反馈的结算信息进行入账时,读取所述第一标识码,归集所述第一标识码下的所有记录痕迹,确认无误后由系统进行自动清账;
步骤S24、设置一对账结果查询界面,用于通过日期、金额以及电源查询历史对账痕迹,并结束流程;
步骤S30、在合同管理系统平台登记分期付款付款合同的第二付款金额和第二付款金额对应的时间,并依据第二编码规则,对分期付款付款合同下的每笔第二付款金额进行标识第二标识码;
步骤S31、采购部门收到供应商开具的正确的进度款发票时,在填写电子付款申请单时标记所述第二标识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亿能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亿能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5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