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监测气枪激发的动磁式计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9969.6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2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伟;张阿漫;王诗平;王超;张帅;柴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M1/10 | 分类号: | G06M1/10;G06M1/27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许姣 |
地址: | 443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监测 气枪 激发 动磁式 计数 装置 | ||
1.一种用于监测气枪激发的动磁式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组件(2)以及分别设置在线圈组件(2)轴向两端的电缆连接压块(1)和阀芯组件(3);所述阀芯组件(3)的一端伸入线圈组件(2)内部,另一端用于和气枪储气室(29)相连;且所述气枪储气室(29)上设置有与所述阀芯组件(3)内部空腔连通的通气孔(28);
初始时,所述气枪储气室(29)与所述阀芯组件(3)内部空腔压力平衡;所述气枪储气室(29)中高压气体释放过程中,所述阀芯组件(3)中的动阀芯组件(20)沿其轴线移动;
所述线圈组件(2)用于将阀芯组件(3)中动阀芯组件(20)的运动转变为其电流的变化,即所述动阀芯组件(20)移动过程中,切割所述线圈组件(2)的磁感线,使所述线圈组件(2)的电流发生变化,根据所述电流的变化,监测并记录声源中高压气体开始释放的起始时刻;
采用该动磁式计数装置还能够实时监测气枪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指:气枪打开后其内部高压气体是否全部释放,判断依据为:将电流产生的脉冲信号与设定的电流门限值进行比较,若超过所述电流门限值,认为气枪内部高压气体全部释放,并将达到所述电流门限值的时刻作为后续同步控制的参考值;
所述阀芯组件(3)实现气枪储气室(29)中高压气体释放过程中压力的降低促使动其动阀芯组件(20)运动的功能;所述阀芯组件(3)包括:储气腔室(17)、阀座(18)、阀体(19)、动阀芯组件(20)、阀体座(21)、永磁体(24)和密封座(25);
所述密封座(25)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柱形结构;其封闭设置有外螺纹,开口端设置有轴肩;所述永磁体(24)安装在所述密封座(25)的中心孔内;所述密封座(25)伸入线圈骨架(12)内部,并与所述线圈组件(2)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座(25)的轴肩所在端依次连接所述储气腔室(17)和阀座(18);
所述储气腔室(17)内部具有空腔,且其两端加工有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过孔;
所述气枪储气室(29)上的通气孔(28)依次通过所述阀座(18)的中心孔以及所述储气腔室(17)端部的过孔与所述储气腔室(17)内部空腔连通;
所述阀体(19)为两端开口且中孔的筒形结构,固定在所述储气腔室(17)的内部空腔中;所述阀体(19)朝向永磁体(24)的一端所述与所述储气腔室(17)端部的过孔之间有缝隙,所述储气腔室(17)中的高压气体能够从该缝隙扩散;
所述动阀芯组件(20)同轴套装在所述阀体(19)内部,并与所述阀体(19)内圆周面滑动配合,能够在所述阀体(19)内部沿其轴线移动;所述阀体(19)与所述阀座(18)之间设置有阀体座(21),用于对所述动阀芯组件(20)轴向运动进行限位,所述阀体座(21)中心开设与所述阀座(18)中心孔连通的通孔;
所述动阀芯组件(20)包括:动阀芯(26)和设置在所述(26)外圆周面上环形凹槽内的润滑环(27);所述润滑环(27)与所述阀体(19)内圆周面滑动配合;所述动阀芯(26)的轴线上加工有三个直径不同的孔,分别为孔A、孔B和孔C;其中孔A位于所述永磁体(24)所在端,孔B位于孔A和孔C之间;其中所述孔B作为阻尼孔,其直径最小,且小于所述通气孔(28)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气枪激发的动磁式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2)包括:壳体(6)以及位于所述壳体(6)内部的两个插针、感应线圈(10)、端面密封填充块(11)、线圈骨架(12)和隔环(13);
所述壳体(6)为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筒形结构,缠绕有感应线圈(10)的线圈骨架(12)同轴套装在壳体(6)内部;所述隔环(13)位于所述感应线圈(10)与所述壳体(6)之间的环形空间内;
所述线圈骨架(12)上感应线圈(10)的一端设置有端面密封填充块(11),将所述感应线圈(10)密封在壳体(6)内部;
两个所述插针用于连接电缆接插件和所述感应线圈(10),传输所述感应线圈(10)的电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99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