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居用安全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4881.5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4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林小帅;柴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沂风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H01R13/52;H01R13/62;H01R13/627;H01R13/629;H01R13/639;H01R13/66;H01R13/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安全 插座 | ||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用安全插座,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插槽,每个插槽的内底面均固定连通有导线,每个插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电容器,电容器包括上极板、下极板以及夹在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的电介质,导线位于插槽内的一端与上极板电性连接,上极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记忆弹簧,记忆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通球,导通球与下极板之间具有间隔,下极板的下端设有固定机构;与本智能家居用安全插座相匹配的插头包括有盖体。本发明当较多的插头连接在插座上,插座发生超负荷状况而发热时,记忆弹簧会收缩,其下端的导通球会被带动着向远离下极板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电路断路,保障了用电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用安全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接入各种用电器,其类型多种多样,有两孔插座、三孔插座和多孔插座等,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对于一些传统的多孔插座,当接入较多用电器的插头时插座会容易处于超负荷运作的状态,表现为发热发烫,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火灾,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室内的一些插座上常常会长期插有用电器的插头,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中,插座内的线路与用电器所构成的回路中容易发生走电的现象,不仅消耗电能,还容易损坏用电器,造成经济损失。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家居用安全插座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大多传统的插座安全性能较低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智能家居用安全插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家居用安全插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插槽,每个所述插槽的内底面均固定连通有导线,每个所述插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包括上极板、下极板以及夹在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的电介质,所述导线位于插槽内的一端与上极板电性连接,所述上极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记忆弹簧,所述记忆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通球,所述导通球与下极板之间具有间隔,所述下极板的下端设有固定机构;与本智能家居用安全插座相匹配的插头包括有盖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电容器的上极板和下极板在正常情况下会使电路处于断路状态,尽管用电器的插头插到插座内并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整个电路中也难以产生微小的电流而发生走电的现象,不仅节约能源,还能有效保护用电器。
当较多的插头连接在插座上,插座发生超负荷状况而发热时,记忆弹簧会收缩,其下端的导通球会被带动着向远离下极板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电路断路,保障了用电的安全。
在上述的智能家居用安全插座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极板下方的两个弹性片,两个所述弹性片的相对面均拱起设置,两个所述弹性片均与插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弹性片能将插头固定卡接在插槽内,起到固定的作用。
在上述的智能家居用安全插座中,所述导通球为电磁铁。
当插座和插头所构成的回路处于接通状态时,电容器会处于充电的状态,此时电路会产生电流,此时作为电磁铁的导通球会产生磁性吸附在下极板上,使整个电路导通。
在上述的智能家居用安全插座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插槽内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与下极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内与电磁线圈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内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靠近电磁线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能与电磁线圈同极相吸的永磁铁,所述齿条远离电磁线圈的一端与固定腔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有齿轮柱。
在上述的智能家居用安全插座中,所述齿轮柱包括磁性相反的上半柱和下半柱,所述盖体内与齿轮柱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磁性固定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沂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沂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48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