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救生船的海水淡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30999.8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8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琦;郎黎成;刘海洲;苏玉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J1/00 | 分类号: | B63J1/00;B63C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救生船 海水 淡化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救生船的海水淡化装置。本发明包括浮体,浮体内具有空腔;空腔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塞筒和第二活塞筒,第一活塞筒上设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和第一进气管;第二活塞筒上设有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端部之间设有箱体,箱体内具有海水腔和淡水腔,海水腔与第一活塞筒连有第一排气管,海水腔上连有海水排出管;海水腔与第二活塞筒连有第二进气管;淡水腔与第二活塞筒连有第二排气管,淡水腔内壁上设有淡水排出管和第三排气管;淡水腔内设有能将水蒸气液化的制冷机构;浮体下方设有能将外界海水输送至海水腔内的海水输送机构。本发明的优点是:有效利用波浪能为能源进行海水淡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救生船的海水淡化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救援除了搜救被困人员外,最重要的就是提供洁净的饮用淡水,但是传统的净水淡化水装置需固定在救生船只上,占用大量的空间,且能源供给是船上的发电装置,加重能源供给,造成救援效率低,净化水的效率低等问题,阻碍了救援的进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救生船的海水淡化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利用波浪能为能源进行海水淡化。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救生船的海水淡化装置,包括:
浮体,所述浮体内具有空腔;
第一活塞筒和第二活塞筒,所述第一活塞筒和第二活塞筒分别相对固设在空腔内壁上,所述第一活塞筒和第二活塞筒轴向上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筒和第二活塞筒内壁上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分别与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一端固连;所述第一活塞筒上设置有连通空腔和第一活塞筒内部的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单向阀;
箱体,其铰接在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相对的两个端部上,所述箱体内具有海水腔和淡水腔,所述海水腔底部与第一活塞筒之间连接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单向阀,所述海水腔内壁上连接有海水排出管,所述海水排出管自由端伸出浮体外;所述海水腔顶部与第二活塞筒之间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单向阀;所述淡水腔底部与第二活塞筒之间连接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排气单向阀;所述淡水腔底部上设置有淡水排出管,所述淡水排出管自由端伸出浮体外,所述淡水排出管上设置有截止阀;所述淡水腔顶部设置有连通空腔和淡水腔的第三排气管;所述淡水腔内设置有能够将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制冷机构;
海水输送机构,其设置在浮体下方,所述海水输送机构能够将外界海水输送至海水腔内。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救生船的海水淡化装置中,所述浮体由筒形壳体和半球形的折射板固连组成。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救生船的海水淡化装置中,所述海水输送机构包括圆筒形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外壁上错开设置有连接杆和固杆;所述固杆一端固设在导向套外壁上,另一端经第一铰链铰接有绕着第一铰链上下转动的第一铰接杆端部;所述导向套轴向上滑动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外壁上经第二铰链铰接有绕着第二铰链前后转动的第二铰接杆下端,所述第二铰接杆上端与浮体下侧面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上铰接有第一铰接杆另一端;所述固杆与第一铰接杆之间设置有圆筒形的活塞安装壳,所述活塞安装壳轴向上滑动设置有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活塞杆一端伸出活塞安装壳外且端部铰接在第一铰接杆上,所述第三活塞杆另一端伸入活塞安装壳内且端部固设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滑动设置在活塞安装壳内壁上,所述活塞安装壳的底部经第三铰链铰接在固杆上;所述活塞安装壳上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的一端均伸入活塞安装壳内,所述进水管另一端伸出活塞安装壳外并且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单向阀,所述排水管另一端伸入空腔内并连通海水腔,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单向阀。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救生船的海水淡化装置中,所述第一排气管伸入海水腔内的端部上设置有喷气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0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