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稠油直井-水平井井网改造夹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2200.2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5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木合塔尔;陈森;杨智;陈燕辉;王倩;董宏;于庆森;颜永何;杨丹;马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0 | 分类号: | E21B43/30;E21B43/26;E21B43/267;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邹秋爽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稠油直井 水平 井井网 改造 夹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直井‑水平井井网改造夹层的方法以及直井‑水平井井网,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选择具有夹层的稠油油藏;步骤S20,部署直井‑水平井井网,其包括:注汽用的直井以及用于生产的水平井;水平井的水平段位于夹层下方的油层中;直井包括设置于油层中的射孔段,以用于注入蒸汽;步骤S30,使用直井对夹层进行压裂改造;其中,在直井中设置两个封隔器,在直井对应于两个封隔器之间的部分设置加压射孔,以对夹层进行压裂改造;以及步骤S40,使用水平井中的脉冲发射装置对夹层进行冲击波改造。通过该开采方法能够在夹层上产生裂隙带,从而形成蒸汽向上扩展、原油下泄的通道,改善夹层发育稠油油藏的生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藏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稠油直井-水平井井网改造夹层的方法以及直井-水平井井网,具体涉及一种通过井网改造夹层而开采稠油的方法以及直井-水平井井网。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稠油、超稠油蒸汽吞吐已成为一种配套成熟的注蒸汽热采技术。当蒸汽吞吐达到一定轮次后,只能采出各油井的井点附近油层中的原油,井间区域几乎仍未动用。注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必须寻找合理的接替技术开采井间未动用储量。公开号为CN106368666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稠油的直井-水平井井网及稠油的开采方法。该方法采用直井连续注入蒸汽加热原油,注入的蒸汽向上超覆在地层中形成蒸汽腔,蒸汽腔向上及侧面移动,与油层中的原油发生热交换,加热的原油靠重力作用泄到下面的水平井中产出。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浅层超稠油油藏采收率,解决了超稠油油藏采用直井蒸汽驱无法效益开发的问题。
然而对于储层非均质性强,特别是夹层发育的稠油油藏来说,连续发育的夹层位于油层的内部,将局部油藏分隔成上油层与下油层。受夹层阻挡作用的影响,上油层无法被蒸汽加热或者受热后的原油无法下泄,严重限制了蒸汽腔的垂向扩展。因此,解决夹层对稠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成为一个难题。目前解决的主要措施为利用直井在上下油层分段注汽,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夹层上部形成新的汽腔,使上部油层内的原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是由于采油井位于油层底部,难以建立注采井间有效的泄油通道,不利于油层上部原油的开采,最终影响开发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稠油直井-水平井井网改造夹层的方法以及直井-水平井井网,其可以破碎相对连续的夹层,实现蒸汽突破夹层,从而形成蒸汽向上扩展、原油下泄的通道,进而改善蒸汽腔扩展和波及效果,提高夹层发育的稠油油藏的原油产量和开发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井网改造夹层而开采稠油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选择符合预设条件的稠油油藏,稠油油藏具有夹层与油层;步骤S20,部署直井-水平井井网;其中,直井-水平井井网包括:注汽用的直井以及用于生产的水平井;水平井的水平段位于夹层下方的油层中;直井为多个并设置于水平井的水平段的两侧,直井包括设置于油层中的射孔段,射孔段具有注汽射孔,以用于注入蒸汽;步骤S30,使用直井对夹层进行压裂改造;其中,在每个直井中在对应于夹层的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设置两个封隔器,在直井对应于两个封隔器之间的部分设置加压射孔,并通过加压射孔对夹层进行压裂改造。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40,使用水平井对夹层进行冲击波改造;其中,将脉冲发射装置放入水平段中,以对夹层进行冲击波改造。
进一步地,射孔段为两个,其中一个射孔段位于夹层的上方,另一个射孔段位于夹层的下方并且,位于下方的射孔段的底部高于水平井的顶部。
进一步地,多个直井对称地布置在水平段的两侧。
进一步地,脉冲发射装置沿纵向产生垂直于夹层的冲击波,从而形成冲击波裂隙带;脉冲发射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水平段内,以使脉冲发射装置能够定位在多个位置进行多次冲击波改造,该多个位置至少位于每对直井所在的平面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2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焦化汽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级配方法及加氢精制方法
- 下一篇: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