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常实体对象的监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4950.1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7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梁倩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民生路1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常 实体 对象 监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常实体对象的监测方法及装置,其中,异常实体对象的监测方法包括:收集对象端发送的业务运营数据;对业务运营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对象端的第一实体对象状态数据;判断对象端的第一实体对象状态数据是否为异常状态数据,若是,则生成实体对象状态核查指令,根据实体对象状态核查指令,在发布页面中呈现实体对象核查信息;接收第一客户端访问发布页面获取到实体对象核查信息之后发送的第二实体对象状态数据;根据第二实体对象状态数据,确定异常实体对象的监测结果。该方案实现了针对对象端全局数据的异常监控,能够快速、自动地发现异常实体对象的存在,并方便地将实体对象核查信息交由第一客户端进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常实体对象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用户使用,业务平台会与多个对象端建立业务关系,以对象端为门店端为例,用户通过在业务平台中查询就可方便地获取到门店端对应的门店信息。为了确保门店信息的准确性,业务平台需要对门店状态进行监测。现有的对门店状态的监测,主要依靠的是人工走访、巡查而完成,具体地,由业务核查工作人员定期地对各个门店进行逐一走访、巡查,以获取门店实际的运营状态,确定是否存在异常门店。然而,门店的分布地域广泛且数量众多,采用现有的门店状态监测方案,需要大量的业务核查工作人员,平台人力成本较高,非常的耗时耗力,使得门店状态监测效率较低。因此,需要一种快速有效的异常门店的监测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异常实体对象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异常实体对象的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收集对象端发送的业务运营数据;对业务运营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对象端的第一实体对象状态数据;判断对象端的第一实体对象状态数据是否为异常状态数据,若是,则生成实体对象状态核查指令,根据实体对象状态核查指令,在发布页面中呈现实体对象核查信息;接收第一客户端访问发布页面获取到实体对象核查信息之后发送的第二实体对象状态数据;根据第二实体对象状态数据,确定异常实体对象的监测结果。
进一步地,在接收第一客户端访问发布页面获取到实体对象核查信息之后发送的第二实体对象状态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实体对象核查信息的获取请求,将实体对象核查信息与第一客户端进行关联;将实体对象核查信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以供第一客户端按照实体对象核查信息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在将实体对象核查信息与第一客户端进行关联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收集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当前位置信息;判断第一客户端的当前位置信息是否符合实体对象核查信息对应的对象端区域范围;若否,则拒绝第一客户端针对实体对象核查信息的获取请求。
进一步地,对业务运营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对象端的第一实体对象状态数据进一步包括:分析业务运营数据在第一时间段内的数据更新情况;依据数据更新情况,确定对象端的第一实体对象状态数据。
进一步地,在根据实体对象状态核查指令,在发布页面中呈现实体对象核查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根据实体对象状态核查指令,向对象端发送实体对象运营状态检测信息,以供对象端根据实体对象运营状态检测信息进行反馈;判断在第二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对象端的检测反馈信息;若在第二时间段内接收到对象端的检测反馈信息,则根据检测反馈信息,确定异常实体对象的监测结果;根据实体对象状态核查指令,在发布页面中呈现实体对象核查信息具体为:若在第二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对象端的检测反馈信息,则根据实体对象状态核查指令,在发布页面中呈现实体对象核查信息。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若对象端的第一实体对象状态数据为异常状态数据,则调整对象端的优先级,并在对象端对应的实体对象展现页面中添加风险提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49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