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烟排烟监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4293.0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5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涌祥;林少尤;陈建清;林泽兵;聂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为众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3/28;B01D46/00;F24F11/89;G08B17/10;F24F11/58;F24F110/10;F24F110/20;F24F110/64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程艳梅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防烟排烟 监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防烟排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烟排烟监测设备,包括楼道,楼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通风道,通风道的底部设有通风风机,通风道的顶部设有抽烟风机,通风道的内腔顶部设有过滤装置,楼道的每层两侧均设有通气管,通气管的出气口延伸至通风道的内腔,且通气管的出气口设有单向阀,楼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水泥固定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上缠绕设有钢丝绳;本发明通过碱液有效反应中和排出的气体中酸性物质,对气体做出净化后再排出,有效减轻环境污染,主控端通过显示屏安装在楼道底层,便于住户及物业查看,主控端分别通过远程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报警信号至物业监控中心和消防报警中心,及时报警有效减小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烟排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烟排烟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今,很多区域内,特别是城镇中心、工厂聚集地,各类建筑物密集分布。现代建筑物内可燃装饰、化纤地毯和泡沫塑料填充的家具陈设较多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和热量同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在建筑火灾中烟雾是阻碍人们逃生、导致被困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随之,建筑物的安全性亦成为人们日渐关注的问题。如专利CN201720620005.3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防烟和机械排烟的监测系统,由应用层、传输层、感知层组成,感知层通过传输层上传到应用层进行数据信息存储、分析、处理和应用;感知层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统一传递到风系统信息柜,然后汇集到物联网用户信息装置;由物联网用户信息装置的信息经传输层的数据信息的网络传输上传到应用层的消防设施物联网应用平台。该系统具有对消防防烟和机械排烟系统的信息采集、自动监测、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应用的功能。该系统可以对消防防烟和机械排烟系统中的流量、压力等主要设计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将感知的数据信息收集后,上传到平台进行处理、应用。但是该装置不能对排烟进行处理,也不能及时报警。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烟排烟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烟排烟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烟排烟监测设备,包括楼道,所述楼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通风道,所述通风道的底部设有通风风机,所述通风道的顶部设有抽烟风机,所述通风道的内腔顶部设有过滤装置,所述楼道的每层两侧均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出气口延伸至通风道的内腔,且通气管的出气口设有单向阀,所述楼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水泥固定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缠绕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上固定设有电气装置。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活性炭、滤棉和收集盒,所述通风道的内壁顶部通过卡槽与支撑框架的外壁卡接,且支撑框架镂空设置,所述支撑框架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滤网设有活性炭,所述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内壁顶部之间通过十字架螺接有滤棉,所述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内壁底部之间通过十字架设有收集盒,所述滤棉和收集盒分别位于底部所述活性炭的下方和底部所述活性炭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滤棉上浸泡有碱液。
优选的,所述电气装置包括电源、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控制器、信号传输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和主控端,所述电源的电源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控制器、信号传输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主控端、通风风机和抽烟风机的电源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信号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传输模块电性连接主控端的信号接收模块。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包括有毒气体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粉尘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主控端通过显示屏安装在楼道底层。
优选的,所述主控端分别通过远程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报警信号至物业监控中心和消防报警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为众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为众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42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