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装配式框架结构现浇板带吊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5779.1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8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钟佳;李波;施锴;彭宇峰;乔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36 | 分类号: | E04G11/36;E04G11/38;E04G17/18 |
代理公司: | 52100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李龙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方 混凝土预制块 叠合板 板带接缝 对拉螺栓 装配式框架结构 长度方向设置 模板支撑体系 装配式建筑 吊模装置 分布设置 工程领域 平行设置 上下两侧 施工进度 现浇板带 传统的 板带 搭设 拉结 梁板 现浇 安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框架结构现浇板带吊模装置,混凝土预制块和模板分别沿板带接缝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相邻两个叠合板之间的板带接缝的上下两侧,两个混凝土预制块分别安置于两个叠合板的上方,所述模板的两侧分别伸至两个叠合板的下方,混凝土预制块的上方和模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木方和第二木方,第一木方和第二木方均沿板带缝隙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木方的两侧搭设于两个混凝土预制块上,且第一木方和第二木方之间通过对拉螺栓拉结,对拉螺栓沿第一木方和第二木方的长度方向分布设置。以解决传统的模板支撑体系耗费时间长,模板浪费大,影响后续梁板的现浇段施工进度的问题。属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框架结构现浇板带吊模装置,属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及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往往要根据构件生产厂家的生产线尺寸和现场起重设备的起重性能将叠合板进行拆分,在叠合板吊装后会有板带接缝(以下称板带)。若采用传统的模板支撑体系,浇筑叠合板板带砼时叠合板下应满铺木模板并设支撑杆件,耗费时间长,模板浪费大,影响后续梁板的现浇段施工进度,不符合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框架结构现浇板带吊模装置,以解决传统的模板支撑体系耗费时间长,模板浪费大,影响后续梁板的现浇段施工进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新型装配式框架结构现浇板带吊模装置,包括混凝土预制块和模板,混凝土预制块和模板分别沿板带接缝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相邻两个叠合板之间的板带接缝的上下两侧,两个混凝土预制块分别安置于两个叠合板的上方,所述模板的两侧分别伸至两个叠合板的下方,混凝土预制块的上方和模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木方和第二木方,第一木方和第二木方均沿板带缝隙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木方的两侧搭设于两个混凝土预制块上,且第一木方和第二木方之间通过对拉螺栓拉结,对拉螺栓沿第一木方和第二木方的长度方向分布设置。
前述吊模装置中,所述对拉螺栓为双钢管对拉螺栓,即对拉螺栓的每一端均沿木方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钢管,两根钢管设置于对拉螺栓端部的相对两侧与木方之间,旋紧对拉螺栓时,对拉螺栓端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压设于两根钢管上,以使木方受力更为均衡,对拉螺栓为高强对拉螺杆,间距600mm:下部采用焊接固定,上部采用活动蝴蝶卡调节高度。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往往要根据构件生产厂家的生产线尺寸和现场起重设备的起重性能将叠合板进行拆分,在叠合板吊装后会有板带接缝,若采用传统的模板支撑体系,浇筑叠合板板带砼时叠合板下应满铺木模板并设支撑杆件,耗费时间长,模板浪费大,影响后续梁板的现浇段施工进度,不符合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的特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吊模无支撑施工工艺,优化了传统模板体系,实现了工期、质量、安全目标,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框架结构现浇板带吊模装置,包括混凝土预制块1和模板2,混凝土预制块1和模板2分别沿板带接缝3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相邻两个叠合板4之间的板带接缝3的上下两侧,混凝土预制块1长x宽x高=120mmx80mmx80mm,两个混凝土预制块1分别安置于两个叠合板4的上方,所述模板2的两侧分别伸至两个叠合板4的下方,混凝土预制块1的上方和模板2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木方5和第二木方6,第一木方5和第二木方6均沿板带缝隙3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木方5的两侧搭设于两个混凝土预制块1上,且第一木方5和第二木方6之间通过对拉螺栓7拉结,对拉螺栓7沿第一木方5和第二木方6的长度方向分布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5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