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433的无线导线温度倾角传感器子机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2813.1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9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郑;陈飞;崔健;陈伟;徐刚毅;余勇;杨彪;张洪猛;杨俊;李芳岗;孙庆斌;吕露;李祥云;李少波;杨烯;胡超;徐思博;陈跃木;黄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13/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淮安睿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2 | 代理人: | 赵霎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433 无线 导线 温度 倾角 传感器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433的无线导线温度倾角传感器子机模块,包括太阳能面板、充电芯片、锂电池、升压芯片、稳压电源系统、导线温度倾角传感器、MCU以及无线模块,所述太阳能面板的输出端与充电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芯片与锂电池为双向电性连接。该基于RF433的无线导线温度倾角传感器子机模块,首先,采用太阳能面板采集能量,转换存储在锂电池中,即使长时间无光照也可以稳定工作,同时超高效的太阳能转换电路带来高效的太阳能量采集,保证在电池电量不足时得到及时的补充,其次,采用无线收发模组,集成射频技术,采用全数字科技生产的单IC射频前端与单片机组成,可高速传输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监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RF433的无线导线温度倾角传感器子机模块。
背景技术
电力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电力监控系统用于监视和控制电力生产和供应过程,是电力安全稳定运行的支撑系统。
电力监控系统具体包括电力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广域相量测量系统、负荷控制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和水电梯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实时电力市场的辅助控制系统、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等。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电力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复杂,监控的信息量日益增多,对输电线路后台监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传感器采集模块具有以下缺点:
1、现有技术采用有线连接方式,输电塔一般比较高,高空之间模块的线缆连接首先对线缆有特殊要求,安装难度也比较大,危险系数较高。
2、输电塔一般长期供电状态,设备升级需要断电后由人员上塔操作,升级成本非常高。
3、当子机模块较多需要组成星型网络时,有线方式的连接方式的复杂度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433的无线导线温度倾角传感器子机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传感器采集模块采用传统的线缆实现相互连接,制造成本高,升级维护不便利,且其稳定性不好,容易受到干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RF433的无线导线温度倾角传感器子机模块,包括太阳能面板、充电芯片、锂电池、升压芯片、稳压电源系统、导线温度倾角传感器、MCU以及无线模块,所述太阳能面板的输出端与充电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芯片与锂电池为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充电芯片的另一个输出端与升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输出端与稳压电源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电源系统通过其中一个输出端与导线温度倾角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且稳压电源系统通过其另一个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导线温度倾角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SPI与MCU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无线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模块与主控模块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芯片的型号为BQ25504,可以用于智能集成能量采集毫微功耗管理,适合超低功耗应用,其设计始于仅需微瓦功率即可开始工作的DC-DC升压转换器/充电器,可对光伏(太阳能)发电机或热电发电机等各类直流源中生成的微瓦(μW)到毫瓦(mW)级功率进行采集和管理。
优选的,所述充电芯片还实现了一个可编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采样网络,以优化对器件的功率传输,VIN_DC开路电压采样通过外部电阻进行编程,并由外部电容(CREF)保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28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