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棘根瘤内生菌培养基及其制备、分离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9927.0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9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民;郭海利;姚莹;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金科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38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综改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棘 根瘤 内生菌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分离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沙棘根瘤内生菌培养基及其制备、分离培养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培养基原料包括沙棘根茎叶果发酵物,是通过对沙棘叶、沙棘根、沙棘茎和沙棘果进行发酵得到的;制备方法是将沙棘根茎叶进行酶解,再将沙棘果加入水解酪蛋白、KH2PO4和MgSO4制成营养液,将酶解液和营养液通过米曲霉发酵制得;接种时对沙棘根瘤菌挤压涂布的方法进行;通过本发明培养基可以促进沙棘Frankia内生菌的生长,同时对其它土壤根际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通过根茎叶果的成分进行了酶解和发酵,使Frankia内生菌对营养成分更容易吸收、利用和转化,有效的促进了Frankia内生菌在培养基内的生长代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棘根瘤内生菌培养基及其制备、分离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Frankia菌是与非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属于能固定大气氮的放线菌。由于该菌是根瘤内生菌,对其分离比较困难。Callaham等1978年首次从Comptonia peregrina的根瘤中分离出内生菌以来,Frankia菌的分离工作才有了较大的进展。1985年杜大至从中国沙棘的根瘤中首次分离出Frankia sp. HR104。杜大至所选用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修改的CSM-1号培养基和克氏合成一号培养基,在27℃,培养20天。前人对Frankia菌的分离培养所选用的培养基有察氏培养基、葡萄糖天门冬素培养基、苹果酸钙培养基、马铃薯浸汁培养基、克氏合成一号培养基、燕麦粉培养基、甘油苹果酸钙培养基、CMS-1号培养基、QMOD培养基等。Frankia菌的特点是分离困难,并且在人工培养基内生长缓慢,2—12周才能达到稳定期。针对Frankia菌分离和培养难的特点,我们对SM培养基进行了改进,形成了沙棘Frankia菌分离专用的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第一加入了沙棘根茎叶果的成分。李倩2015年发现,土壤中黄酮的主要是由植物的根分泌的。韦小英2016年报道,黄酮可以改变土壤根际微生物的数量比,使细菌与真菌数量的比值和放线菌与真菌数量的比值略有降低。且黄酮处理植株的根际微生物,可使线菌数量明显提高。沙棘内生菌与沙棘根形成的根瘤是一种共生关系,也是长期共进化的结果,因此沙棘黄酮可以促进沙棘根瘤内生菌的生长,而对其它土壤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沙棘根瘤内生菌培养基及其制备、分离培养方法,解决沙棘根部的Frankia内生菌不易分离培养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沙棘根瘤内生菌培养基,原料包括沙棘根茎叶果发酵物;所述沙棘根茎叶果发酵物是通过对沙棘叶、沙棘根、沙棘茎和沙棘果进行发酵得到。
优选的,所述沙棘根茎叶果发酵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沙棘叶8-12份、沙棘根3-6份、沙棘茎3-6份、沙棘果3-6份。
更优的,所述的沙棘叶、沙棘根、沙棘茎和沙棘果为干制品。
优选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沙棘根茎叶果发酵物的原料还包括微量元素储备液和Na2-EDTA储备液,所述微量元素储备液包括H3BO3、ZaMoO4.2H2O以及钙、铜、锌、锰离子。
优选的,所述沙棘根茎叶果发酵物是通过米曲霉发酵得到。
一种沙棘根瘤内生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沙棘根茎叶酶解液的制备:将沙棘叶、沙棘根、沙棘茎粉碎,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45-55℃酶解3-5天,酶解过程中每天搅拌一次,制得沙棘根茎叶酶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金科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金科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9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