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成像镜头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7890.8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4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林群祥;陈文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3B13/36;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秦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成像 镜头 模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模块,包括:一第一镜筒和一第二镜筒,从一像侧至一物侧沿一光轴依序设置;一第一透镜群和一第二透镜群,分别设置于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内;一致动单元,设置于第二镜筒的一外侧面,使第二镜筒成为一移动镜筒,移动镜筒可沿光轴相对于第一镜筒移动;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EFL/TTL≧0.850;其中EFL代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焦距,TTL代表最靠近该物侧的透镜的该物侧面到一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该光学成像镜头模块在不同温度下可适用于目前市面上致动器可提供的行程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光学成像镜头模块。
背景技术
现行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光学成像镜头是藉由致动器调节整个镜头的位置以达成自动对焦的目的,因目前市场对于便携设备光学变焦的倍率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于摄远镜头也要求更长的焦距。
现有较普遍之双镜头可携式电子装置为搭载f35等效焦距为26mm之广角镜头与f35等效焦距为52mm之摄远镜头,如此可达到2倍光学变焦的功能。目前市面上的致动器其所移动的最大行程约0.450mm,当摄远镜头f35等效焦距为5倍光学变焦的倍率,对焦无穷远之物距变化至对焦到较近距离时,例如1.200公尺,致动器调节整个镜头与成像面之间所对应改变之距离已接近其所能移动的最大行程的值。换句话说,若要满足更大的光学倍率,目前市场需求之较长焦距的摄远镜头已无法利用习知光学成像镜头的设计搭配现有的致动器来调节整个镜头与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以进行对焦。除此之外,环境的温差变化将使致动器需要移动更长的行程以进行对焦。因此在摄远镜头的应用上,物距的变化加上温差的影响都无法藉由现有光学成像镜头的设计搭配致动器完成对焦的功能。
是以,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摄远功能的光学成像镜头,其可改善目前光学成像镜头其致动器移动的最大行程不足以调节当物距从无穷远变化至较近的距离时整个镜头与成像面之间所对应改变之距离,且在不同温度下也能维持良好成像质量,并具有较小的光学成像镜头体积。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之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同温度下且可适用于目前市面上致动器可提供的行程距离的光学成像镜头模块。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模块,主要用于拍摄影像及录像,并应用于可携式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相机、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
在本发明说明书揭示内容中,使用以下表1列出的参数,但不局限于只使用这些参数:
表1参数表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模块,该光学成像镜头模块包括:一第一镜筒和一第二镜筒,从一像侧至一物侧沿一光轴依序设置;一光学成像镜头,包括一第一透镜群和一第二透镜群,分别设置于该第一镜筒和该第二镜筒内,该第一透镜群和该第二透镜群中的每一透镜各自具有一朝向该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该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一致动单元,设置于该第二镜筒的一外侧面,使该第二镜筒成为一移动镜筒,该移动镜筒可沿该光轴相对于该第一镜筒移动;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EFL/TTL≥0.850。藉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模块能有效降低致动单元移动行程,以解决现有致动单元的移动行程不足以调节当物距从无穷远变化至较近距离时镜头与成像面所对应增加的距离的问题,也因此有减少使用功率及缩小体积的优点,其中较佳的范围为0.850≤EFL/TTL≤1.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未经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78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岩土工程勘察取样器
- 下一篇:任务执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