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污染环境的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回收高浓度制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3032.8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2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C01B17/78;C01B17/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污染环境 有色金属 冶炼 烟气 回收 浓度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止污染环境的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回收高浓度制酸装置,包括制酸容器,所述制酸容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导流管,所述制酸容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和热循环动力箱,所述压力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热循环动力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热循环动力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烟气管。在制酸容器内硫酸溶液达到一定浓度后,滑杆移动至滑块与圆槽嵌合,同时导流管与出料管通道连通,使制酸容器内硫酸溶液流出,待制酸容器内的硫酸溶液完全流出时,压力弹簧对制酸容器向上的弹力大于制酸容器自身的重力和滑块与圆槽的摩擦力,使制酸容器向上移动,并关闭导流管与出料管的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污染环境的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回收高浓度制酸装置。
背景技术
有色金属是指铁、铬、锰三种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
大部分的冶炼原料均为金属硫化物,在冶炼铜的造锍和吹炼两个阶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烟气,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采用冶炼烟气制酸,变废为宝,然而传统的烟气制酸设备结构功能单一,受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的影响大,不易控制制酸浓度,由于工业生产中的硫酸浓度要求比较高,浓度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硫酸的直接应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污染环境的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回收高浓度制酸装置,具备回收效率高,制酸浓度高且浓度相同等优点,解决了制酸受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的影响大不易控制制酸浓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回收效率高,制酸浓度高且浓度相同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污染环境的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回收高浓度制酸装置,包括制酸容器,所述制酸容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导流管,所述制酸容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和热循环动力箱,所述压力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热循环动力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热循环动力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烟气管,所述制酸容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氧气管,所述制酸容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制酸容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热循环动力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筛网远离制酸容器的一侧开设有释放孔,所述筛网远离制酸容器的一侧安装有催化剂,所述滑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力弹簧,所述弹力弹簧远离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圆槽。
作为优选,所述制酸容器与热循环动力箱之间开设有连接孔,使烟气通过热循环动力箱进入到制酸容器中。
作为优选,所述滑杆与底座滑动连接,制酸容器移动带动滑杆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回流管与烟气管连通,使残余的二氧化硫重新通过烟气管进入到制酸容器中,提高了二氧化硫吸收率。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管与控制箱滑动连接,所述导流管的侧面且位于控制箱的内部开设有导流口,使制酸容器内溶液质量达到要求后,导流管向下移动至导流口与出料管连通,将制酸容器内的溶液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与圆槽相适配,滑块与圆槽啮合后,利用滑块与圆槽之间的摩擦力与制酸容器质量之和大于压力弹簧的弹力,使制酸容器保持溶液排放状态,当制酸容器内的液体完全排出后,滑块与圆槽之间的摩擦力与制酸容器质量之和小于压力弹簧的弹力,使制酸容器向上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释放孔与氧气管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热循环动力箱内部安装有热交换装置,金属铜冶炼时产生的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在烟气通过热循环动力箱时,利用热交换原理产生动力带动搅拌杆旋转。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3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