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导电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6747.1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5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章祥;高林明;范哲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思(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075 | 分类号: | C08J3/075;C08L89/00;C08K3/16;C08K5/053;A61K50/00;A61L31/04;A61L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凝胶 盐类电解质 保水剂 成胶剂 生物相容性 质量百分比 导电材料 接触阻抗 医用电极 浸润性 水中 组份 制备 噪声 | ||
本发明属于医用导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导电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医用导电凝胶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盐类电解质2%~10%,保水剂5%~35%,成胶剂10~20%,水50~80%。本发明医用导电凝胶通过在水中分散保水剂、盐类电解质和成胶剂,通过水、保水剂和盐类电解质与成胶剂的协同作用,使得本发明的医用导电凝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浸润性,较低的接触阻抗和噪声,能够用于医用电极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导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导电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导电胶作为一种人体与医用电极的中间媒介,在心电图、脑电图等医疗器械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导电胶的导电性能直接影响着检测结果,此外,医用导电胶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即无细胞毒性、对人体皮肤无刺激、致敏等特点。
导电胶分为液态导电胶与固态导电胶。液态介质对于皮肤有较强的穿透力和湿润效果,随着监测的进行,其液态介质渗透提高,导电性能提高,阻抗降低,测量的结果更准确、稳定。但是液态导电胶应用范围较窄且需要复杂的结构设计支持,而且易挥发使用寿命、存储时间较短,不利于产业化。而固态导电胶便于产业化模切成型,但其导电性差、接触阻抗高,使用此类导电水凝胶制备的电极噪声大,不能用于微弱信号的采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相容性好、接触阻抗低、噪声小能用于微弱信号采集的医用导电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且该导电凝胶易于产业化,与人体皮肤接触后可由固态转为液态,浸润性佳,测量的结果更准确、稳定。
针对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将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导电凝胶,该医用导电凝胶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盐类电解质2%~10%,保水剂5%~35%,成胶剂10~20%,水50~8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盐类电解质为NaCl或KCl或其两者的混合物,所述的保水剂为甘油或聚丙烯酸钠,所述的成胶剂为果胶、明胶、卡拉胶、琼脂、结冷胶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的水为去离子水。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医用导电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的水加入到反应釜内并升温至50~70℃,升温完成后对其进行150~300转/min搅拌;将上述的盐类电解质加入反应釜内,期间应搅拌不停、保持恒温;再搅拌5~15分钟;
(2)将上述的成胶剂与保水剂混合起来,搅拌成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缓慢加入到反应釜内,边添加边低速搅拌,搅拌速度为10~50转/min;添加完成后进行150~300转/min搅拌,持续时间为1~3小时;
(3)将步骤(2)所合成的溶液注模,室温冷却6-24h成型,则完成导电凝胶的制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医用导电凝胶通过在水中分散保水剂、盐类电解质和成胶剂,加上水、保水剂、成胶剂的协同作用,形成分子间氢键,易容性盐类电解质掺杂其中起到离子导电的作用;且本发明的医用导电凝胶与人体皮肤接触后可由固态凝胶转为液态,对于皮肤有较强的穿透力和湿润效果,浸润性极佳,进而降低了接触阻抗,减少了接触电容的变化,进而提高了其对信号收集的灵敏度,测量的结果更准确、稳定。
本发明医用导电凝胶制备工艺简单,生产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产业化,原材料简单易得,安全环保。
另外,本发明的医用导电凝胶兼具低接触阻抗、低噪声,可用于心电、胎儿心电、脑电、肌电等人体电生理信号的采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导电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实施例医用导电凝胶具体包括氯化钾、甘油、明胶和去离子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思(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索思(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67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