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9845.0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0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锋;王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智智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22 | 分类号: | A61B18/22;A61B90/11;G16H40/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机 视觉 皮肤 毛孔 识别 定位 脱毛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医美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和治疗手柄,所述主机系统包括显示系统、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所述治疗手柄包括半导体激光耦合模块、准直系统、XY扫描振镜、聚焦镜、相机图像处理模块和照明光源,实现将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在半导体激光脱毛领域,突破了传统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脱毛,采用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光纤耦合模块进行的脱毛;相机采集图像后,无需发送PC机进行图像处理,相机采集图像后,会经过硬件(FPGA,DSP,DSP+FPGA)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直接输出毛孔位置数据,融入机器视觉智能识别技术,可以对皮肤进行靶向治疗,大大降低了激光器的功率要求,且治疗区域面积可调,大大降低了整机系统的负载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美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医疗美容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在飞速发展。激光脱毛也是成为激光医疗美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导体激光脱毛治疗仪是目前主要的一种可以实现人体脱毛的治疗仪,可以达到永久性并且无痛脱毛,并且安全,无痕迹,便捷。通过出射合适波长范围及能量的激光脉冲产生热作用从而破坏毛囊,达到激光脱毛的目的。机器视觉及皮肤图像视觉检测分析在专业的医疗和美容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辅助皮肤分析,皮肤毛孔是较为有效的特征,为此对于医疗和美容来说,对用户进行毛孔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对用户进行治疗和美容能提供更准确的医疗美容服务。
传统的该设备采用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功率往往在300—2400W之间,产生的激光存在安全隐患,且激光功率越高,产热越大,系统必须采用更大功率的制冷器才能稳定运行,同时采用的治疗手柄结构复杂,而且采用的高功率激光器价格昂贵,治疗手柄光斑不可调,整机系统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和治疗手柄,所述主机系统包括显示系统、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包括开关电源和激光器电源,控制系统包括X轴振镜驱动控制板、Y轴振镜驱动控制板和控制模块,显示系统包括触控屏,所述治疗手柄包括半导体激光耦合模块、准直系统、XY扫描振镜、聚焦镜、相机图像处理模块和照明光源,所述相机图像处理模块位于照明光源的一侧,所述相机图像处理模块包括相机,所述扫描振镜位于照明光源的上方,所述XY扫描振镜包括竖直设置的X轴振镜,X轴振镜的一侧垂直设置有Y轴振镜,,所述半导体激光耦合模块包括激光器,激光器电源通过导线与激光器连接,激光器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器,激光器通过光纤连接与准直系统连接,所述准直系统包括扩束准直镜,扩束准直镜的外端正对X轴振镜,激光器通过光纤和扩束准直镜产生激光;
显示系统:主要是用于参数设定,模式选择;
控制系统:包含激光器控制系统,控制激光器的开关、功率;
振镜控制系统:控制XY振镜偏转角度,实现激光定位;
电源系统:为控制系统供电,激光器供电,电机供电,相机供电;
半导体激光光纤耦合模块:主要提供激光光源;
准直系统:将半导体耦合模块输出的的激光进行准直,经过准直系统的激光为平行光出射;
XY扫描振镜:主要改变激光器传播方向,可以实现激光器到达焦平面内的指定点;
聚焦镜:将经过振镜控制系统的激光进行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智智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智智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98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书排版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装修施工系统及其数据采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