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产品的粘接仿真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7029.4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8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栋;丁洁琼;陈正玮;李吉斌;张宇;范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T17/00;G06F113/22 |
代理公司: | 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接 仿真运动 胶枪 虚拟仿真系统 参数选择 三维模型 涂胶路径 样条曲线 运动参数 运动方式 可视化 路径点 准确率 视频 虚拟 透明度 输出 学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产品的粘接仿真方法,在虚拟仿真系统中,通过选择涂胶路径的路径点产生的样条曲线生成对应的胶体;根据所述胶体的参数选择相应的胶枪;其中胶体的参数为包括胶体的材料、胶体的宽度、胶体的厚度、胶体的用量、胶体的颜色和胶体的透明度;根据选择所述胶枪和所述胶体,通过运动方式和运动参数,计算三维模型的具体仿真运动过程,并输出仿真运动视频;本发明实现了粘接的虚拟可视化,把工人从复杂的操作学习和高强度工作压力下解放出来,而且提高了粘接的质量,效率,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接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产品的粘接仿真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我国的强项,尤其是近年来,各地纷纷兴修地铁,使得轨道车辆的应用日益突出。而在轨道车辆的工艺技术、工艺设计等方面,国内还存在诸多不足。就像对粘接工艺仿真的研究,目前国内只注重考虑粘结过程中对胶材料的参数分析,以及粘接过程过后对粘接效果的分析。而实际装配过程中,轨道车辆需要粘接的部位多,存在结构复杂,需要用到胶体类型多等特点,而当前的工艺技术文档多是文字或者二维图片,这就要求员工有相当的经验和素质,且耗时耗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产品的粘接仿真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提供静态的分析,不能提供可视化的分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辆产品的粘接仿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虚拟仿真系统中,通过选择涂胶路径的路径点产生的样条曲线生成对应的胶体;
根据所述胶体的参数选择相应的胶枪;其中胶体的参数为包括胶体的材料、胶体的宽度、胶体的厚度、胶体的用量、胶体的颜色和胶体的透明度;
根据选择所述胶枪和所述胶体,通过运动方式和运动参数,计算三维模型的具体仿真运动过程,并输出仿真运动视频。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对应的胶体时,受到被粘接件的材料、受力、质量和工况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选择相应的胶枪后还包括判断胶枪的大小;若选择的所述胶枪能被零部件的空间容纳,则采用此胶枪,若选择的所述胶枪不能被零部件的空间容纳,则重新选择胶枪。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对应的胶体是通过CATIA三维模型完成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产品的粘接仿真系统,包括:
生胶系统:用于在虚拟仿真系统中,通过选择涂胶路径的路径点产生的样条曲线生成对应的胶体;
选胶枪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胶体的参数选择相应的胶枪;其中胶体的参数为包括胶体的材料、胶体的宽度、胶体的厚度、胶体的用量、胶体的颜色和胶体的透明度;
仿真系统:用于根据选择所述胶枪和所述胶体,通过运动方式和运动参数,计算三维模型的具体仿真运动过程,并输出仿真运动视频。
进一步地,还包括判断系统,用于判断胶枪的大小;若选择的所述胶枪能被零部件的空间容纳,则采用此胶枪,若选择的所述胶枪不能被零部件的空间容纳,则重新选择胶枪。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产品的粘接仿真装置,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进行操作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实现了粘接的虚拟可视化,把工人从复杂的操作学习和高强度工作压力下解放出来,而且提高了粘接的质量,效率,准确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7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