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起升桥吊吊绳摆角及绳长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0156.0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4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微微;徐为民;袁贺松;胡益彬;黄金玲;叶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张静洁;徐雯琼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起升桥吊 吊绳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起升桥吊吊绳摆角及绳长的检测装置,包含:检测箱,固定设置在小车底部且位于双起升桥吊的两根吊绳之间;主控单元,固定设置在小车上,根据小车电机转速生成一个驱动频率,按所述驱动频率生成第一驱动信号;摆角检测单元,连接检测箱和吊绳,用于生成与吊绳摆角匹配的感应电流,主控单元根据所述感应电流的电压值获取吊绳摆角;绳长检测单元,连接检测箱和吊绳,根据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向吊绳生成热能,并检测吊绳的热能生成热能检测信号,主控单元根据接收到热能检测信号的次数获取吊绳绳长。本发明还包含检测双起升桥吊吊绳摆角及绳长变化的方法。本发明可同时检测两根吊绳的摆角和绳长变化,检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起升桥吊吊绳摆角及绳长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桥式吊车是一种新型的港口集装箱场地起重设备,由大车和小车构成。大车沿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小车沿铺设在大车上的轨道横向运行。双起升桥吊包含大车、小车、两根吊绳(钢丝材质)、两个吊具和设置在小车上的两个小车电机,一根吊绳对应一个吊具、一个小车电机,吊绳底端连接吊具,吊绳顶端缠绕小车电机输出轴,通过小车电机输出轴正反转,实现收起或放下吊绳。双吊具桥式吊车与传统的单吊具桥吊相比,具有两个起升吊具,因此大幅度的提高了集装箱的装卸效率。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例如机械故障和外部环境等,造成负载的摆动和双吊具之间的不同步。摆动及不同步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集装箱的装卸效率,而且还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是否因此对双起升桥吊的摆角及绳长检测是必要的。
针对桥吊的摆角及同步问题,现在主要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桥吊司机的经验及操作来解决的,因此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决定了集装箱的装卸效率,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要求很高。因此有必要发明摆角及绳长的检测装置,让即使经验稍差的工作人员也可以高效的完成装卸工作。
现有的桥吊绳摆角及绳长检测装置大致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装置。其中接触式装置是通过机械结构来检测,这种方法的优点主要是价格相对便宜,抗干扰能力强,缺点是在接触引起的摩擦等因素影响下,检测精度相对于非接触式方法有所不足。非接触式装置主要是利用光和波等方法来检测,该方法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检测精度较高,缺点是价格昂贵,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双起升桥吊吊绳摆角及绳长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当吊绳产生摆角时,通过吊绳带动检测箱内浮动板产生上下平动,进而引起由由浮动板支承的电感装置生成的感应电流发生改变,通过监测感应电流的电压值,即可计算获得吊绳摆角。当小车电机正反转驱动吊绳收起、放下时,通过主控单元驱动电磁脉冲生成装置生成电磁脉冲,激发电磁加热装置对吊绳进行瞬时加热。结合吊绳自身的上下运动,吊绳上每隔一段距离既由电磁加热装置加热产生一个高温点。热敏检测装置检测吊绳的高温点生成热能检测信号。主控单元根据接收的热能检测信号个数获取吊绳绳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起升桥吊吊绳摆角及绳长的检测装置,双起升桥吊包含大车、小车、两根吊绳、两个吊具和设置在小车上的两个小车电机,一根吊绳对应一个吊具、一个小车电机,吊绳底端连接吊具,吊绳顶端缠绕小车电机输出轴,通过小车电机输出轴正反转,实现收起或放下吊绳。所述检测装置包含:
主控单元,固定设置在小车上,电性连接小车电机,根据小车电机转速生成对应的驱动频率,并按照所述驱动频率生成第一驱动信号;
检测箱,呈长方体柜型,且内部中空,固定设置在小车底部且位于两根吊绳之间;检测箱内部通过竖直设置的绝缘隔板分隔为左右镜像对称的两个箱室;所诉箱室由水平设置的承载板分隔为上层腔室和下层腔室;
两个摆角检测单元,一个摆角检测单元对应一根吊绳、一个箱室;所述摆角检测单元连接对应的腔室和吊绳,并电性连接主控单元;摆角检测单元生成与吊绳摆角匹配的感应电流;主控单元根据所述感应电流的电压值获取吊绳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01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